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做好“十四五”跨区县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要求,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璧南河等23条跨区县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渝环函〔2023〕411号),现将涉及我区的《濑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濑溪河属沱江水系,为沱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大足区中敖镇峰山村黄家沟,流经重庆市大足区、荣昌区、于四川省泸县胡市汇入沱江。濑溪河干流总长195公里,流域面积3257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7.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1.7亿立方米,平均坡降0.5‰;重庆境内干流长度122.9公里,流经13个镇街,流域面积1655.4平方公里,多年出境平均流量20.6立方米/秒,其中,大足区境内河长71.4公里,流域面积977.3平方公里,荣昌区境内河长51.5公里,流域面积678.1平方公里。
濑溪河作为大足、荣昌区的母亲河,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濑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是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任务。制定并实施《重庆市濑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实现濑溪河水质持续改善的目标。
第一节 自然概况
流域范围。濑溪河流域涉及大足区、荣昌区共28个镇街,包括大足区13个镇街(中敖镇、龙岗街道、棠香街道、智凤街道、龙水镇、珠溪镇、宝顶镇、高升镇、铁山镇、季家镇、三驱镇、宝兴镇、龙石镇)和荣昌区15个镇街(万灵镇、昌元街道、昌州街道、广顺街道、安富街道、清升镇、清江镇、古昌镇、双河街道、峰高街道、直升镇、河包镇、荣隆镇、仁义镇、龙集镇),幅员面积为1655.4平方公里。
图1 濑溪河流域图
区域 |
序号 |
镇街名称 |
区域 |
序号 |
镇街名称 |
大 足 区 |
1 |
中敖镇 |
荣 昌 区 |
7 |
万灵镇 |
2 |
龙岗街道 |
8 |
昌州街道 | ||
3 |
棠香街道 |
9 |
昌元街道 | ||
4 |
智凤街道 |
10 |
广顺街道 | ||
5 |
龙水镇 |
11 |
安富街道 | ||
6 |
珠溪镇 |
12 |
清升镇 | ||
/ |
/ |
13 |
清江镇 |
气候特征。濑溪河流域大足段、荣昌段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迟、春早、夏长、秋短,空气湿度大,日照偏少,无霜期长,春季冷空气频繁,盛夏伏旱较多,初夏和秋季多绵雨。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75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历年最大降雨量可达1278.3毫米,历年最小降雨量仅为399.3毫米。5~8月雨量最多,平均为504.7毫米,占全年的67.8%。
土壤特征。濑溪河流域耕地土壤分为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冲积土等四个土类。其中,水稻土遍布于全流域各沟谷和缓坡地带,包括紫色土性水稻土、黄壤性水稻土、冲积土性水稻土;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海拔250~500米的广阔丘陵地区,母质为侏罗系紫色砂页岩;黄壤土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区和长江北岸二级阶级地上,母质为三迭系泥岩、砂页岩和第四系老冲积;冲积土分布于沿河沿岸,母质为第四系新冲积。
水土流失现状。濑溪河流域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并以面蚀和沟蚀为主要形式,面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荒山荒坡及疏幼残林地,是主要的侵蚀类型;沟蚀主要发生在河流两岸地荒山坡及陡坡耕地上。流域面积为1655.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0%。根据《2020年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大足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6.26%,荣昌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5.48%。
人口与分布。大足区202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07.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9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2.1%。全区常住人口78.9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05%;流域内人口70.95万人。荣昌区202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5.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21人;全区常住人口72.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04万人,城镇化率58.36%;流域内人口65.88万人。
经济发展情况。大足区、荣昌区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0.34亿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24.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38.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47.2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9∶52.3∶38.8。2020年,大足区、荣昌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6.32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6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3.93万公顷。
濑溪河干流现有国控断面5个,分别为关圣新堤、玉滩水库、界牌、高洞电站和鱼剑堤,其中,关圣新堤、界牌、鱼剑堤为“十四五”新增国控断面,水质目标分别为Ⅲ类、Ⅲ类、Ⅳ类。2020年,5个国控断面年均水质均达到Ⅲ类,但从2020年月均值来看,关圣新堤断面5月水质为Ⅳ类,主要影响因子为化学需氧量;鱼剑堤断面水质有6个月超Ⅳ类标准,其中1至2月均为劣V类,主要影响因子为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玉滩水库断面1至3月水质均为V类,其余月份水质为Ⅲ类,水质达标率为75%,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界牌断面5、7月水质为Ⅳ类,其余月份水质为Ⅲ类,主要影响因子为化学需氧量;高洞电站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序号 |
断面 |
水质目标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1 |
关圣新堤 |
III |
III |
III |
Ⅱ |
2 |
鱼剑堤 |
Ⅳ |
/ |
/ |
Ⅳ |
3 |
玉滩水库 |
III |
Ⅳ |
III |
III |
4 |
界牌 |
III |
/ |
/ |
III |
5 |
高洞电站 |
III |
Ⅳ |
III |
III |
重庆市濑溪河流域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49个,大足区25个,荣昌区24个。其中城市级饮用水水源地5个,乡镇级“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9个,其他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35个。濑溪河重庆干流现有饮用水水源地14个。2020年,濑溪河流域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为93%。
濑溪河流域共涉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27个,大足区16个,荣昌区11个,其中5个水功能区未达标,大足区3个,荣昌区2个。大足区达标率81.3%,荣昌区达标率81.8%。
重庆濑溪河沿岸乡镇现有农村黑臭水体6个,主要集中于荣昌区,全部纳入国家监管清单。
序号 |
区县 |
水体名称 |
水体 类型 |
水域面积 (m2) |
是否纳入国家监管清单 |
1 |
荣昌区 |
农场山坪塘 |
塘 |
2500 |
是 |
2 |
荣昌区 |
姚家山坪塘 |
塘 |
2000 |
是 |
3 |
荣昌区 |
沟渠 |
1500 |
是 | |
4 |
荣昌区 |
塘 |
9000 |
是 | |
5 |
荣昌区 |
满家冲新房子堰塘 |
塘 |
7200 |
是 |
6 |
荣昌区 |
女仙桥河玉带村段 |
河 |
14000 |
是 |
此外,濑溪河荣昌段支流盐井河、大渡河、清江河河口断面2020年均水质为劣V类。
用水总量现状。2020年,大足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2.02亿立方米,荣昌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2.01亿立方米。大足区2020年实际用水总量1.4487亿立方米,荣昌区2020年实际用水总量1.2716亿立方米,满足控制目标要求。
按行政区统计,涉及区县现状用水总量2.720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0.7174亿立方米,占比26.37%;第一产业用水量1.5278亿立方米,占比56.16%;第二产业用水量0.2695亿立方米,占比9.91%;第三产业用水量0.1063亿立方米,占比3.91%;生态环境补水量0.0994亿立方米,占比3.65%。
用水水平现状。2020年大足区、荣昌区人均综合用水量分别为174立方米、190立方米,低于全市219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分别为21立方米、18立方米,低于全市28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分别为355立方米、365立方米,高于全市319立方米;城镇居民综合生活人均日用水量分别为148升、150升,低于全市163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5051、0.5032,高于全市0.5037。总体来说,濑溪河流域用水效率较高,除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余用水效率指标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
生态流量状况。濑溪河干流目前无明显减脱水段,根据大足区濑溪河弥陀水文站长系列水文资料计算,生态基流量为0.61立方米/秒。濑溪河生态基流月均保障程度为98.9%,日均保障程度为94.9%,濑溪河生态需水保障程度较高。
流域连通性。濑溪河干流重庆段现有16座水利工程,包括4座电站和12座拦河闸坝,其中上游水库和玉滩水库分布于大足区境内,沙堡电站和高桥水电站位于荣昌区境内,均为大中型水库,其余均为小型水库。受水利工程的阻隔,导致河流纵向连接不畅通甚至不连通,会使一些洄游性的鱼类无法跨越拦水建筑物洄游至上游完成其生活史。经计算,河流连通性指数为26.02,濑溪河干流重庆段连通性指数处于V级,与I级指标具有较大差距。
水生生物状况。根据2021年濑溪河流域水生生物调查情况,在濑溪河流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5种,属5门8纲24科,详见表5.1-2,其中水生昆虫21种,占了总物种数的60%。从数量上看,蜉蝣目、毛翅目、摇蚊、颤蚓分别占23.6%、19.0%、17.2%、8.3%,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占16.3%。全流域平均多样性指数较差。
鱼类15种,隶属于2目2科14属,其中鲤科13属14种;虾虎鱼科含1属1种。全流域平均多样性指数一般。其中,黑尾近红鲌为濑溪河特有性物种,数量稍有减少。
浮游植物共采集7门、9纲、23科、40属、69种(含变种)。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数占总数的76.81%;其中,硅藻门7科、15属、33种,占47.83%;绿藻门6科、13属、20种,占28.99%;蓝藻门4科、5属、8种,占11.59%;裸藻门2科、2属、3种;甲藻门2科、2属、2种;隐藻门1科、2属、2种;黄藻门1科、1属、1种。从区系和种群数量分析,流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绿球藻属、栅藻属、钝脆杆藻属、小环藻和异极藻等。
浮游动物共采集3门、4纲、13目、19科、29属、48种。其中原生动物有2纲、4目、5科、6属、14种,占总种数的29.17%;轮虫动物1纲、2目、7科、10属、15种,占总种数的31.25%;节肢动物1纲、4目、7科、13属、19种,占总种数的39.58 %,其中枝角类3科、7属、12种,桡足类4科、6属、7种。
根据调查,濑溪河流域生态健康状况总体一般。
水域岸线状况。荣昌区完成濑溪河河道岸线划界工作,大足区完成濑溪河岸线的带状地形图测绘,濑溪河干流河段已经完成生态空间的划定。濑溪河大足区段长77.4千米,河流主要流经天然林地区、农业区及城区,其中中敖镇上游水库以上河段保留了较好的自然岸线。龙岗至智凤街道河段涉及农业区及城区,河流两岸存在一定的天然岸线,流至智凤街道,即大足城区段,河流两岸多为建筑用地,河岸建设为人工堤防,丧失天然河道功能。龙水至朱溪镇段河流两岸植被覆盖率较高,龙水镇段河道人工化程度较高,长度约1.3千米。
濑溪河荣昌段河流长度55.2千米,其中万灵至昌州段河道受人工影响较大,万灵古镇建设使濑溪河沿岸均建设为人工河道,河段长度约800米,万灵镇下游河段河岸植被覆盖度较好,进入昌州街道后,河流岸线建设为混凝土堤防。广顺至清江段河岸均保留自然岸线,几乎无人工建设堤防,河流两岸植被覆盖率较高。
岸线利用状况。港口码头濑溪河重庆段共建有渡口9处,目前均已停止使用。濑溪河重庆段共建有55座跨河桥梁,主要包含32座公路桥,3座铁路桥,20座人行桥。其中,大足区境内共27座,荣昌区境内共28座跨河桥梁。濑溪河干流共有拦河闸坝12处,其中大足区9处,荣昌区3处。濑溪河干流已建电站4座,其中大足区境内电站2座,荣昌区境内电站2座,各电站基本情况详见表1-4。
序号 |
电站名称 |
所在 河流 |
所在 区县 |
装机容量 (MW) |
发电量 (万kW·h) |
1 |
上游水库电站 |
濑溪河 |
大足区 |
0.52 |
12.6 |
2 |
玉滩水库坝后电站 |
濑溪河 |
3.2 |
826 | |
3 |
沙堡电站 |
濑溪河 |
荣昌区 |
0.64 |
202 |
4 |
高桥电站 |
濑溪河 |
0.375 |
130 | |
合计 |
— |
— |
— |
4.735 |
1170.6 |
濑溪河干流上有景区万灵古镇。万灵古镇风景区于2014年12月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包含湖广会馆、三圣宫等市级文保单位。
根据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濑溪河流域无采砂、围网养殖、围垦、航运、水上运动等河库水域岸线利用情况。
工业园区。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沿岸镇街共有176家涉水企业,主要集中在大足区龙水工业园区以及荣昌高新区板桥工业园区、广富工业园区、荣隆工业园区。大足工业园区位于龙水镇,园区重点发展现代五金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智能家居产业。荣昌荣隆工业园区位于荣昌区荣隆镇,园区以机械加工、包装、食品工业、生物制药的产业集群为主。板桥工业园位于昌州街道,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广富工业园位于广顺街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陶瓷材料工业。
饮用水水源地。流域所有饮用水水源地均划定了保护区,设置了标示、警示牌,设立了水源地保护区界桩,在取水口周边安装了隔离防护网、视频监控系统,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率100%。
从污染源类型看,化学需氧量负荷大小表现为: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农业面源>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工业企业;氨氮入河量大小表现为:城镇生活>农业面源>农村生活>工业企业>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总磷入河量大小表现为:城镇生活>农业面源> 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水产养殖>工业企业。总体来看,濑溪河流域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主要污染来源为城镇生活,其次为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
从污染空间看,大足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负荷略高于荣昌区。大足区污染负荷较重的乡镇主要为龙水镇和三驱镇,荣昌区污染负荷较重的乡镇主要为昌元街道、昌州街道和双河街道。
水环境治理成果显著。流域水质持续向好。2018年濑溪河流域国控断面玉滩水库Ⅳ类,未达到Ⅲ类考核目标,2020年底濑溪河高洞电站和玉滩水库两个国控断面均达地表水Ⅲ类水质。流域所有饮用水水源地均划定了保护区,设置了标示、警示牌,设立了水源地保护区界桩,在取水口周边安装了隔离防护网、视频监控系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大足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1.3%,荣昌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1.8%,满足考核要求。
大足区及荣昌区通过新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设施及四格式化粪池等措施后,使大足区、荣昌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7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86%和88%,均满足目标要求。“十三五”期间,大足区和荣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濑溪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濑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各项水环境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流域内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2%以上,大足区乡镇管网覆盖率达到92.5%,荣昌区乡镇管网覆盖率达到86%,满足目标要求。大足区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成率达到30%,荣昌区达到20.04%,满足目标要求。
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大足区、荣昌区管理规定”,流域内大足区及荣昌区完成了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其他区域实施总量控制并配套建成污染防治设施。开展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2020年相对2019年实现了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流域内采取相关措施禁止肥水养鱼,并全面开展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餐饮行业餐厨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完成了食品小作坊、洗(修)车行业、屠宰场(点)、农贸市场、医疗机构废水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规范处置及其他规范化建设内容。
水资源管理不断深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20年底濑溪河各区用水总量为2.7203亿立方米,小于濑溪河流域2020年预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4.03亿立方米;大足区和荣昌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率分别达到23.67%、37%,平均下降率为27.335%,大于大足区和荣昌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及20%目标值;大足区和荣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5051、0.5032;城市及乡镇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均满足目标要求。
流域各项节水工作有序推进。各区建立有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用水的阶梯式水价,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农业节水方面,各区加快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加强了工农业用水监测系统建设,建立了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强化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管理。
水生态修复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实施“东方红水库—白云溪—清升河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濑溪河—永定河水系连通工程”等项目实现了河流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只增不减。荣昌区与大足玉滩水库签订了《重庆市玉滩水库2020年防汛抗旱调度会商备忘录》,协调玉滩水库共计下放22919万立方米生态流量,保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基流保证率达到90%以上。此外,大足区及荣昌区新增12个水生态监测站点,通过制定《2020年重庆市荣昌区增殖放流实施方案》等实施春季和秋季增殖放流活动2-3次。
序号 |
主要目标指标 |
2020年 目标值 |
2020年 完成值 | |
1 |
环境质量 |
地表水水质断面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100 |
100 |
2 |
劣V类断面比例(%) |
0 |
0 | |
3 |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 |
0 |
0 | |
4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93 |
100 | |
5 |
环境质量 |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80 |
93 |
6 |
污染治理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95 |
95 |
7 |
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85 |
85 | |
8 |
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75 |
92.8 |
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任重道远。玉滩水库总磷达标压力大,由于上游控制断面均执行河流限值要求(总磷0.2 豪克/升),给玉滩水库水质达标带来了较大压力。受冬季濑溪河水量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等因素影响,玉滩水库1-3月水质为全年最差的时段。27个水功能区断面有5个功能区2020年未达标。根据河流体检监测数据,濑溪河部分支流水质较差,存在V类、劣V类水体,如清江河、洗布潭河、鄢家井河、永定河、刘家坝河、万寿桥河。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待加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流域内供需矛盾问题突出。根据濑溪河流域水资源调查分析评价及开发利用现状,全流域水资源量“干流多支流少”的态势。尽管濑溪河流域范围内大足区、荣昌区中心城区位于濑溪河干流,水资源量相对充足,但是万寿桥河、杨家桥河等支流水资源量不足,支流流域内各行各业和居民用水缺口较大,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工农业生活节水制度不完善,节水设施建设滞后、用水效率不高。近年来,大足区、荣昌区积极进行管网改造、推进取水计量工作,采取一系列节水措施,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目前的节水水平仍有待提高。濑溪河流域大足区、荣昌区节水技术、节水器具推广力度仍然不足,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推广畜牧渔业节水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节水设施、节水载体建设相对滞后。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亟待得到重视。濑溪河干流建有16座翻板堰等拦蓄水体建筑物,平均每10千米一座拦河建筑物,下游有高洞水电站水坝,造成河流生境阻隔、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濑溪河河段鱼类种类呈下降趋势,由于濑溪河流域各闸坝的建设均未设置过鱼设施,大坝阻隔加剧了对鱼类洄游的影响,造成洄游性鱼类和喜流水生活的鱼类资源下降。减少的种类主要包括长距离洄游性鱼类、激流底栖性鱼类以及产漂流性卵鱼类;缺少水生态监测,政府未组织水生态常规监测站点的设置和运行工作,水生态监测相关数据的获得也是零星分散,无法集中化统一。目前濑溪河干流水生态环境监测站欠缺,常规监测力量不齐全,不能全面掌握干流水生态的现状及特征;水土保持有待加强,根据《重庆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濑溪河干流重庆段汇水区内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主要分布于大足区宝顶镇、三驱镇、龙岗街道、石马镇、棠香街道、玉龙镇和通桥街道等7个乡镇,根据《荣昌区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濑溪河流域的万灵镇、昌州街道等是荣昌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目前,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政府目标责任制等尚需完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需进一步加强,投资体制需多元化,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较低,监管能力有待增强。
水生态安全依然呈高风险态势。流域内入河排污口存在污水直排、缺乏监测计量等问题。排污口无责任单位,监督管理困难,造成濑溪河干流入河排污量较大,水质存在超标风险。根据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濑溪河干流现有排污口244个,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等原因,纳入监管的入河排污口仅19个。部分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坏旧,导致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进入水体,大足区内平桥、明光工业聚集区内有大量工业企业,其产生的工业废水进入到龙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内,导致龙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排放,荣昌区安富街道辖区内有少量工业企业产生的生产废水进入到了安富街道污水处理厂内,影响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部分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不达标。2020年,濑溪河流域共有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不达标,2个非千吨万人和1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为大足区宝兴镇金竹水库宝兴水厂水源地、荣昌区龙集镇观音岩水库龙集水厂水源地、荣昌区荣隆镇石卡拉水库葛桥水厂水源地,超标因子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部分水源地的保护监管措施不到位,保护区人为活动较多等问题,如大足区智凤街道濑溪河智凤水厂水源地等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存在部分居民破坏隔离设施,进入一级保护区内钓鱼的现象。
水污染负荷依然较重。污染物入河负荷与目标值尚有差距。2020年,大足区化学需氧量入河量4187.8吨/年,氨氮入河量484.36吨/年;荣昌区化学需氧量入河量4371.294吨/年,氨氮入河量485.379吨/年;超出《重庆市濑溪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18—2020)》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化学需氧量7060.52吨/年,氨氮844.78吨/年)。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是濑溪河流域主要污染贡献源,一是部分乡镇管网年久失修,存在渗漏、堵塞问题;雨污水合流、错接、乱接、混接、未接等问题严重。二是部分污水处理厂因处理能力不够而导致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溢流进入濑溪河,如中敖镇污水处理厂因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而导致污水直接溢流进入濑溪河。其次,濑溪河重庆段种植业较发达,干流两岸均有种植基地分布。农业种植紧邻河道,缺乏缓冲隔离带,下雨天残余农药、化肥随地表径流直接入河,形成面源污染,对区域水体水质存在一定影响。根据流域污染负荷计算,化学需氧量污染主要来源是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氨氮污染主要来源是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水;总磷污染主要来源是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负荷较重的乡镇主要为昌元街道、昌州街道、龙水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濑溪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工作仍然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主旋律仍将贯穿于长江流域各个领域发展,融入各类生产生活、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加快推进,为大足区、荣昌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好濑溪河。同时,“十三五”时期,大足区、荣昌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扎实推进碧水行动,城市和建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业集聚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十四五”时期持续推进濑溪河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增强历史担当、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目标,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核心,以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文化建设为主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生态共建水环境共保,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构建现代化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精准治水、智慧治水,努力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新目标,推动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水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供更多优质的水生态产品,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景观、休闲、垂钓、游泳等亲水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系统治理,协同联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以河湖为统领,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推动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互动协作。
——多元共治,落实责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地方政府规划实施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确保水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
到2025年,濑溪河流域重点污染源得到全面治理,干流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功能区达标率稳步提高,流域水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态系统功能完善,水生态环境风险得到全面防范,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为建设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提供有力水生态环境支撑。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5年,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目标为93%;大足、荣昌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1.5%,其中大足区达到81.3%,荣昌区达到81.8%。
——生态用水得到进一步保障。主要控制断面(弥陀、界牌、高洞电站)生态基流保证率达到90%;到2025年,大足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5680万m³以内;荣昌区2025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4800万m³以内,2025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0480万m³以内。
——水生态健康得到有效恢复。对规划及在建电站工程,提出建设过鱼设施要求,到2025年生物多样性只增不减;进一步完善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管理机制,开展濑溪河河流健康评估。
——水文化格局不断深化。美丽河湖建设初见成效,人水和谐新格局初步显现。
类别 |
序号 |
指标名称 |
责任区县 |
2020年 现状值 |
2025年 目标 |
水环境 |
1 |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大足区 |
75 |
75 |
荣昌区 |
100 |
100 | |||
水环境 |
2 |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大足区 |
81.3 |
81.3 |
荣昌区 |
81.8 |
81.8 | |||
水资源 |
3 |
达到生态流量(水位)底线要求的河流数量(个) |
大足区、荣昌区 |
2 |
2 |
4 |
年用水总量(万m3) |
大足区 |
17323 |
25680 | |
荣昌区 |
12716 |
14800 | |||
5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大足区 |
0.5052 |
0.515 | |
荣昌区 |
0.5032 | ||||
水生态 |
6 |
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提升值 |
大足区、荣昌区 |
/ |
只增不减 |
7 |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km2) |
大足区 |
/ |
50 | |
荣昌区 |
/ |
30 | |||
水安全 |
8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大足区、荣昌区 |
100 |
100 |
9 |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大足区、荣昌区 |
93 |
93 | |
水文化 |
10 |
建设美丽河湖(个) |
大足区、荣昌区 |
— |
1 |
立足水生态系统整体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深化“五水”统筹管理,构建流域生态保护新格局。
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协调濑溪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强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工业企业产业结构绿色升级,加快淘汰高耗水行业落后产能,走稳走实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以及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行“生态+”发展模式,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高质量完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推动水产养殖结构调整,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大力推广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模式。实施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重点推进大足区产业升级,优化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布局,优化水资源配置和排污口、取水口及饮用水水源地布局、推进生态保护及修复、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重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重庆市大足区玉滩水库水源地等水源地优先保护单元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在功能受损的优先保护单元优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大足区濑溪河玉滩水库管控单元、大足区城镇开发边界管控单元等重点管控单元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针对性地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大足区窟窿河宝兴管控单元、濑溪河化龙水库管控单元等一般管控单元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严格环境准入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和促转型中的“绿色引导”作用,落实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 “三挂钩”,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管,强化环评刚性约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流域协同治理。系统推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不断改善濑溪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大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完善城乡雨污管网,加强污水再生利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碾盘河、小玉滩河、永定河、两板桥河等支流水环境治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开展重要断面生态流量保障试点,加强玉滩水库水资源调度,保障泄放生态流量。推进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濑溪河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深化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加强环境共管,建立上下游水质信息共享和异常响应机制,开展联合巡河,加强工业污染、禽畜养殖、入河排污口、环境风险隐患点等协同管理,建立完善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联合防控体系。
探索“生态+治理”模式。探索生态修复+全域旅游治理模式,引导濑溪河流域全面推进生态田园综合体、美丽示范乡村建设,以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的提档升级为重点,加快建设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培育生态游、乡村游、农业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主动对接成渝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带和乡村旅游观光带建设,全面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探索实施玉滩水库生态环境修复,建设玉滩水库库前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削减玉滩水库流域范围内各主要水污染物负荷,到2025年,确保玉滩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系统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施策,推动流域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重点推动濑溪河水环境治理,从全流域出发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整体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系统开展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严格实施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鱼剑堤断面内的水功能区,实施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要求。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强化重点排污单位日常管理。推动流域内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有序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容改造、水源涵养林等建设。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为抓手,统筹源头防控和末端治理,巩固深化工业、生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切实保护好长江母亲河。
分类并建立入河排污口台账。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和人员现场踏勘等手段,开展濑溪河干流沿岸入河排污口排查、分类,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责任清单,结合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的单位性质、规模和隶属关系等,实施入河排污口命名和编码并建立台账。2024年底,完成濑溪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完成流域内排污口分类、命名、编码,完善流域内入河排污口台账。
分类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根据排口分类和“查、测、溯”排查情况,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制定“一口一策”方案。实施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依法取缔一批,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在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内设置的排污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拆除;清理合并一批,实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和工业园区内企业现有排污口清理整合,开展城镇生活污水排口截污纳管,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并将集中居民点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污口截污纳管,推进集中分布、连片聚集的水产养殖处理养殖尾水收集及设置统一的排污口;规范整治一批,开展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调整布局不合理排污口,更新维护设施老化破损、排水不畅的排污口。有序推进工业排污口、城镇生活污水排污口、港口码头排污口、规模化水产养殖排污口、畜禽养殖排污口整治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矿企业、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依法依规实行审核制,其余排污口设置实行备案制。对未达到水质目标的水功能区,除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外,应当严格控制新设、改设或者扩大排污口。加大排污口环境执法力度,依法处罚未经同意设置或不按规定排污的行为,严厉查处私设暗管等逃避监管的行为,强化排污口责任主体职责,定期开展巡查维护。
全面提升工业废水收集率。大力推进各园区产业升级,严格工业布局约束,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完善流域内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配套设施,落实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管理主体责任,开展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配套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加快实施园区管网混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改造等,依法推动园区生产废水应纳尽纳。大足区到2021年年底,基本完成工业集聚区工业污水管网问题排查,摸清管网缺失、破损等问题底数,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间表和责任单位。到2022年年底,基本完成市级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问题整改;到2024年年底,基本完成市级以下工业集聚区污水管网问题整改。新建、升级工业聚集区同步推进配套管网建设。荣昌区实施高新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工程,改造雨水管网约25公里和污水管网约15公里及附属工程。
实施“散乱污”涉水企业综合整治。加大对流域内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督促其完善环保手续,完成登记备案,达到整治要求,坚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强化工业园区、微型企业集中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加大对企业废水排放的排查力度,摸清废水排放去向,严查利用雨水管网排放、倾倒含毒污染物废水的违法行为。企业生产废水排入市政管网的,生产废水应经预处理达到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符合对应污水处理厂接水要求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重点检查涉重金属行业在建企业环保“三同时”、安全“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生产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特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危险废物贮存及处置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企业自行开展污染物监测情况;工业园区企业污染物预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加强工矿企业日常巡查。严查河道排污口,严控偷排、乱排现象,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加大污水直排偷排处罚力度,督促工业企业全面实现废污水处理。对超标排放的,依法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
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新建排水管网应当实施雨水、污水分流,改建、扩建排水管网不得将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相互混接。现有排水设施应当实施雨水、污水分流改造;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当合理设置调蓄设施,减少溢流污染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加快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重点人口集聚点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施管网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大足区重点实施大足城区和龙水镇市政排水管网缺陷修复和错接混接改造,“十四五”期间,新增和修复改造排水管网100公里以上,彻底消除城区和龙水市政管网错接混接问题。新建城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项目,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沉淀净化处理,减少初期雨水对地表水水质和污水处理厂的影响。荣昌区持续推进城区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和乡镇污水处理管网改造及建设。
全面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推进流域内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确保达标排放。提升大足区龙水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至准Ⅳ类、荣昌区河包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至一级A标。
大足区:城区雨污水管网排查、维护工程,对大足区城区污水管网进行排查,并对现有的2679处管网错接漏接混接、3280处管网结构性缺陷及功能性缺陷问题实施整改;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拟新建雨污水管网约66千米,其中市政污水49千米,雨水17千米、清掏及新建化粪池约500个;开展大足区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天;实施中敖镇、宝兴、铁山等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完成龙水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使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总磷等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达地表水准Ⅳ类要求。 荣昌区:完成昌州大道、池水河、荣峰河等片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工程,管网约142.5公里;实施镇街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工程,改造管网约77.6公里。新建雨污管网23千米,涉及峰广路、广顺街道工农片区等;新建荣昌区第二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2万吨/天;完成荣昌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扩建工程的设计规模为3万吨/天;实施荣昌区河包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 |
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主要内容,完成建制村环境整治。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付费机制,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向农村延伸,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鼓励小型聚居点和散居农户采用人工湿地、生物塘、农村改厕、户用沼气、化粪池以及储粪还田等多种形式治理分散污水,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统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基流调控”等措施,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污、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改厕工作,大力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到2023年,荣昌区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肥料化、饲料化为重点,推广秸秆养羊、秸秆腐熟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加厚膜。推进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遵循“减氮、调磷、稳钾”的总原则,加大有机肥替代力度,提高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化肥利用率。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布局,促进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严格执行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三区”管理规定,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养殖。加快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循环农业,依托种植业布局合理规划养殖场,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生态还田”模式,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畜禽养殖场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改造,加强雨天粪污溢流风险防控、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和粪污还田利用全过程监管。到2025年,流域内规模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持续开展养殖尾水综合治理。严格按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的“三区”范围合理布局养殖区域,依法关停禁养区内养殖场,在养殖区内新建、扩建水产专用养殖场(池)应配套建设养殖尾水治理设施。积极应用生物、工程和资源化利用等尾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到2022年底前,完成700万吨直排养殖尾水治理;到2025年,实现养殖尾水有效治理。
加强农业种植污染防治。强化规模种植户技术指导,因地制宜推广配方施肥、有机无机配施、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减量重点技术和抗病品种、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农药减量重点技术,从源头控制农业种植污染。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试点,结合濑溪河流域特色蔬菜示范片区、精品水果示范片区建设,提高大足冬菜、雷竹、柠檬、柑橘、枇杷等农产品品质,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湿地生态产业,调整湿地植物结构,开展经济植物栽种试点,增加水生经济植物种类和规模,提升湿地净化功能。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大足区和荣昌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相对2020年“零增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建设,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
大足区: (1)生活污水:实施大足区龙岗街道、棠香街道、智凤街道9个聚集点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 (2)畜禽养殖: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工程。 (3)水产养殖:实施100亩以下规模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15个,1000亩稻虾生态养殖,美丽渔村1个。治理水产养殖污染5000亩 (4)种植污染: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开展坡耕地生态拦截带建设项目,2025年前建设生态拦截沟10公里。 荣昌区: (1)生活污水:实施昌州街道红岩坪村纳厂管网建设,实施昌州街道石河村(老学校)、昌州街道杜家坝社区、昌元街道许溪社区、安富街道古桥社区、安富街道石燕子社区、清江镇河中村小檬子桥、万灵镇玉鼎村、万灵镇尚书村污水处理厂(站)截污管网建设,实施清升镇古佛山社区、安富街道古桥社区、清江镇河中村回龙寺污水处理厂(站)截污管网扩建项目。 (2)水产养殖:治理水产养殖污染2500亩,建设鱼塘尾水湿地300亩。 |
秉持“节水即治污”的理念,坚持节水优先,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深化水资源管理,落实节水措施,着力提高用水效率。强化水量调度管理,督促落实玉滩水库生态流量下泄措施,强化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监管,切实保障濑溪河流域基本生态用水需求。
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编制《濑溪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大足区、荣昌区严格按照河流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的相关指标进行用水总量控制,结合流域内各区县已开展的取水口调查工作,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强化取用水计划监控。到2025年,大足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5%,荣昌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1%。
实施用水全过程管理。全面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推进计划用水、计量用水、定额用水管理;构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健全双控指标体系和制度体系,有效落实主要措施。完善重点行业企业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进各领域、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强化农业节水。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适度压减高耗水作物,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推广耐旱农作物新品种。大力推广渔业节水,畜禽养殖节水。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足区实施上游水库中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荣昌区大中型灌区渠首实现取水计量并统计汇总用水量,建设一批畜牧节水示范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节水灌溉5000亩。到2025年,流域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15。
深化工业节水。引导区域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用水工艺和技术。完善工业园区管网,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新工艺和新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荣昌区创建1家节水标杆企业,在高耗能行业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以上。
加强城镇生活节水。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DMA)。到2025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大型新建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住宅建筑应当安装建筑中水设施;新建公共建筑应当采用节水器具,鼓励新建小区居民优先选用节水器具。
推进生态流量管理全覆盖。加强流域内水库、闸坝等水工建筑物现状调查评估,落实河道内生态流量。优化玉滩水库等水库工程调度方式,保障主要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荣昌区重点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长征渠引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城镇与农村争水、生产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等问题,逐步保障河道生态蓄水量。到2025年,生态流量管理措施基本健全,濑溪河生态流量得到有力保障,不出现因水电站不泄放流量导致的断流。
健全流域生态流量保障机制。制定并落实流域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明确流域生态流量目标、责任主体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结合流域生态流量常态化监测和管控,进一步监管与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照预案落实动态管理。
加强流域生态流量监管。加快建设生态流量控制断面的监测设施,提高重要水文断面生态流量在线监测设施覆盖率,构建覆盖全流域的生态流量监测网络。
加强流域水量配置与调度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将保障生态流量目标作为硬约束,突出生态用水重要性,提升生态用水量占比。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科学制定濑溪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计划。以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为重点,制定流域生态流量调度方案,逐个落实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下泄措施,推进生态调节堰(闸)建设,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深化巩固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成效,促进小水电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加强水电站运行监管,确保不出现因水利工程不泄放导致的断流。2022年前,荣昌区实施东方红-白云溪河-清升河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
积极配合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支持大足工程区段内石家湾二级泵站、张家坡提水泵站、石马高位水池输水线路西干线(双石加压站至玉滩水库段)、黄金坡水厂支线张家坡隧洞段、金山水厂支线、清明桥支线、双桥水厂支线等工程建设,力争 2025年前实现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区内项目全线通水。推进大足区城区供水水厂迁扩建,双桥经开区双路水厂扩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及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荣昌区有序实施高升桥水库扩建、白虎岩水库扩建项目,开展规划龙王湖水库新建项目和桥亭子水库、宝积寺水库扩建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逐步提高城镇用水、灌溉用水的保障能力。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保护为主、修复为辅原则,强化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推动重要湿地修复与建设、重点河段水生态功能恢复,强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强化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鉴于水资源短缺以及水质性缺水的现状,科学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以期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净化水质效果。“十四五”期间,大足区推进西部深丘水源涵养区建设,建设水生态涵养区。2022年前,荣昌区实施濑溪河北岸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项目和南岸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项目,构建生态涵养林364700平方米。
实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推进河湖净化湿地建设,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库口、支流入干流处等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设施。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建设,大足区新建宝兴镇等污水处理厂末端尾水湿地,荣昌区新建12个镇街污水处理厂后端建设尾水湿地。
开展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程。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稳定、面源污染较重、水生态脆弱性高等区域为重点,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十四五”期间,大足区实施濑溪河龙水段伍家河、金竹河等4条支流生态整治工程,荣昌区实施昌州街道湿地与生态防护林工程、昌州段支流生态修复工程、昌州至广顺段沿岸生态修复工程、安富至清江段沿岸生态修复工程、清江河、莫家河、川祖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古昌支流生态修复工程等8项生态工程,到2025年,濑溪河流域累计生态修复面积3747710平方米,建设涵养林面积637035平方米。
推进生态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在濑溪河流域部分区域试点开展生态移民退耕还水,严格保护具有水源涵养功能地区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
大足区:16千米伍家河、桂花河沟、金竹河、物流河沟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荣昌区:以濑溪河及其支流为重点,推进荣峰河、盐井河、石河子河、连丰河、五贵河、陈家桥河、檬梓桥河、大渡河等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力争治理西南大学-广富工业园段河道17公里。 |
开展水生生物调查评估。开展濑溪河水生态观测和调查评估,探索实施河湖生态完整性修复工作。
加强鱼类保护与恢复。加强鱼类保护与恢复,每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4次/年。加强濑溪河流域十年禁渔管理,严厉查处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捕捞行为。
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监测预防,推进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依托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水保林、经果林、封禁治理、保土耕作、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加大自然修复,努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大足区和荣昌区每年各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平方千米和6平方千米,到2025年,流域内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0平方千米。
严格水域岸线管理。依据现有的各区河道管理划分内容,进一步细化落实河流管理范围,优化管控衔接和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的河道管理制度,形成管理机制。建立“岸线范围界定”、“岸线分区管理”、“岸线管理事权划分”、“岸线规划协调管理”、“岸线利用审批及监督管理”五大岸线管控制度。开展河道划界工作的基础上,对河流岸线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岸线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划定的河库管理范围,严格实行分区管理,落实监管责任。推进濑溪河生态空间划定工作,实施保护工程。加强濑溪河干流岸线保护和管理,建设河岸缓冲带,协同划定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及岸线开发利用区,开展自然岸线本地调查和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建立健全流域岸线管控制度。持续保持界桩桩牌无损。
严格涉河项目审批。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实施涉及河道岸线保护和利用建设项目的审查、审批、监管工作,确保行洪畅通安全。强化对所有已建、在建涉河建设项目的监管,全面清查所有已建、在建涉河建设项目,包括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以及防洪整治工程、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
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建立濑溪河巡查制度,常态化进行河道“清四乱”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做到“四乱”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清理、早报告。对水域岸线内的障碍物,水面垃圾及漂浮物及时清除,确保水域岸线范围内无垃圾、无障碍物、无漂浮物。
坚持预防为主,完善水环境风险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环境应急能力,全力保障饮水安全。
巩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成果。大足区全面完成化龙水库、胜天湖水库等4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工作,严格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相关要求,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建设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优化调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完成排污口及污染源整治。实施濑溪河北岸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项目和濑溪河南岸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项目,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涵养林、生态沟渠、生态浮岛、生态护坡及人工湿地等建设。“十四五”期间,濑溪河流域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稳定保持100%。
加大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以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源每季度实施监测。编制不达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方案,综合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污染治理等措施,保障居民饮水安全。荣昌区持续开展不达标乡镇级饮用水源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全面提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到2025年,流域内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比例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3%。
强化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能力。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饮用水源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库。推进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实时监测。定期开展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严格管理和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按照要求建设事故风险应急池等应急防护工程,建立供水安全保障机制。
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回头看”,落实定期巡查制度,加强水源地日常监管。荣昌区开展高升桥水库、濑溪河沙堡2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回头看。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水源环境档案制度,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大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公开力度,引导公众监督。强化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合作,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提高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深入开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严格落实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要求,督促指导环境风险企业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环境风险等级,登记(更新)环境风险源信息,督促企业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情况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全面开展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定期开展流域内工业园区、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提高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水平。2025年,流域内重点化工园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备案实现全覆盖。
落实企业风险防控主体责任。督促指导环境风险企业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强化污染物应急收集、处理等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物资和器材,组织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提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水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支撑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风险感知与预警能力。2025年,濑溪河流域市控断面全部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动监控、重点涉水污染源排口出水水质自动监测实现全覆盖。
加强水生生物毒性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生生物毒性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在濑溪河出境断面建设水生生物毒性预警系统。
深化环境应急演练。濑溪河流域涉及各区县每年至少开展1次以“企业主体、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家支撑、社会救援”的环境应急综合演练。强化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日常训练,督促指导重点环境风险企业按要求开展环境应急演练。
建立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修订完善与公安、交通、应急等相关部门(单位)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各级各部门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应急物资保障、事故风险防控工作责任,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与四川省以及大足区、荣昌区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隐患联合排查整治,联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强化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十四五’期间”,大足区和荣昌区对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建设,基于现有应急指挥中心对突发水环境事件处置能力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应急指挥音视频平台(系统)、移动指挥通信系统装备、应急交通工具、应急防护装备、取证设备等;配备无人机、无人监测船、管道机器人等新型应急装备,高效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储备活性炭、围油栏、吸油毡等常用物资以及絮凝剂、中和药剂、氧化剂等应急物资。
立足“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契机,推进水文化创建,加快构建人水和谐新格局。
打造滨水文化景观带。坚持尊重自然,突出区域水岸生态与文化特色,实施生态河道建设工程,改善滨水生态景观环境。以水为载体,合理布局亲水便民设施,打造群众可看、可感、可互动并具有水文化底蕴、彰显地方滨水文化特色的公共活动水岸空间。
推动建设美丽河湖。以区县政府为主体,因地制宜实施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措施,推动濑溪河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使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治理成效、河湖之美。到2025年,濑溪河建成美丽河湖。
推进水文化传承发展。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大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创建成果推广,加强全民爱水、护水、亲水、节水意识,打造全民爱水、治水、护水、亲水的和谐局面。
加强水文化宣传教育。以水生态文明理念和特色水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促进水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认同、全民参与”的亲水、爱水、护水、节水氛围。
流域所涉及区委区政府是本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明确责任单位、进度要求,落实资金、用地等建设条件,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保护和修复任务。区县各部门(单位)是落实各自水污染防治牵头工作的责任主体,要落实部门和专人负责,指导、支持、协调项目实施。
加强协调联动制度。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水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上下游区县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定期会商,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完善濑溪河智慧河长系统,推进智慧河长(二期)建设,定期通报流域管理保护情况,及时跟踪落实河长制工作。建立以行政区划、干流、支流流域为单元的流域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建设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的数据综合信息系统,打造统一化、同步化的流域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拓宽资金渠道。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真正落实规划项目建设资金。流域所涉及区县应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和安排地方治理资金,加快推进现有未完成项目和新增项目的建设,多方面综合整治流域水污染。
健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上下游镇街生态补偿机制,调动镇街水生态治理的积极性。
加强环境日常监管。区水利、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要加强对流域有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强日常监管与执法,从严处罚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环境违法、生态破坏、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应尽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切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提高人们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区宣传教育部门和主要新闻媒体,要把生态知识、法律常识与循环经济理念等内容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保护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经营者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等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调动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壮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引导和组织各阶层群众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节水节能、绿色消费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投入环境保护工作。
序号 |
责任区县 |
河流名称 |
断面名称 |
断面属性 |
年度水质目标 |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
1 |
大足区 |
濑溪河 |
关圣新堤 |
国控考核断面 |
Ⅲ |
Ⅲ |
Ⅲ |
Ⅲ |
Ⅲ |
2 |
大足区 |
濑溪河 |
鱼剑堤 |
国控考核断面 |
Ⅳ |
Ⅳ |
Ⅳ |
Ⅳ |
Ⅳ |
3 |
大足区 |
濑溪河 |
界牌 |
国控考核断面 |
Ⅲ |
Ⅲ |
Ⅲ |
Ⅲ |
Ⅲ |
4 |
大足区 |
濑溪河 |
玉滩水库 |
国控考核断面 |
Ⅲ |
Ⅲ |
Ⅲ |
Ⅲ |
Ⅲ |
5 |
荣昌区 |
濑溪河 |
高洞电站 |
国控考核断面 |
Ⅲ |
Ⅲ |
Ⅲ |
Ⅲ |
Ⅲ |
序号 |
区县 |
水源地名称 |
级别 |
水质类别要求(达到或优于) |
1 |
大足区 |
大足区宝顶镇化龙水库大足区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
城市 |
Ⅲ类 |
2 |
大足区 |
大足区龙岗街道濑溪河渝大水务公司西门水厂水源地 |
城市 |
Ⅲ类 |
3 |
大足区 |
大足区中敖镇上游水库大足区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
城市 |
Ⅲ类 |
4 |
大足区 |
大足区珠溪镇玉滩水库双路水厂水源地 |
城市 |
Ⅲ类 |
5 |
荣昌区 |
荣昌区万灵镇濑溪河渝荣水务公司黄金坡水厂水源地 |
城市 |
Ⅲ类 |
工程类别 |
工程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完成年限 | ||
1 |
水环境治理 |
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 |
荣昌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 |
扩建工程的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主体工艺采用AAO+MBR膜工艺,新建一条DN1200~1500的一级截污干管,全长约5.23公里,出水标准达到地表水准Ⅳ类 |
2021—2023 |
2 |
荣昌区第二城市污水处理厂 |
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万吨/日 |
2023—2025 | ||
3 |
荣昌区河包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 |
荣昌区河包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扩建后污水处理总能力1800吨/日,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标。 |
2021—2022 | ||
4 |
荣隆镇二三级管网雨污分流升级改造工程 |
荣隆镇修建雨水管网600米,检查井24座;修建污水管网1500米,检查井60座 |
2021—2024 | ||
5 |
荣昌区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
新建23公里雨污管网 |
2021—2023 | ||
6 |
大足城区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 |
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5万吨 |
2023—2025 | ||
7 |
龙水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 |
对龙水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使化学需氧量、总磷等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达地表水准Ⅳ类要求 |
2021—2025 | ||
8 |
大足区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
新建70.06公里雨污管网 |
2021—2023 | ||
9 |
中敖、宝兴、铁山等三座镇级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 |
中敖镇污水处理厂由1200吨/日扩容至2200吨/日,宝兴镇污水处理厂由450吨/日扩容至900吨/日,铁山镇污水处理厂由260吨/日扩容至650吨/日 |
2021—2025 | ||
10 |
水环境治理 |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
大足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项目 |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5000亩 |
2021—2022 |
11 |
荣昌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 |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2500亩,鱼塘尾水湿地300亩 |
2021—2025 | ||
12 |
大足有机肥厂建设工程 |
大足区建设有机肥厂1座,年产生物有机肥10万吨 |
2021—2025 | ||
13 |
大足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工程 |
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和废弃物建设处理设施 |
2021—2025 | ||
14 |
大足区坡耕地生态拦截带建设项目 |
开展农田退水污染防治,建设生态拦截沟10公里。 |
2021—2025 | ||
15 |
水资源保障 |
水资源优化调度 |
东方红—白云溪河—清升河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 |
工程主要分为河库连通和水生态修复两大部分。其中:河库连通工程主要建设渔箭河—李家沟水库、濑溪河(高瓷村)—陈家河、东方红水库—盐井沟水库、马溪河—海棠寺水库连通工程,包括新建4处泵站,新建高位水池3个,敷设PE100级φ560毫米—φ355毫米输调水管道约27公里 |
2021—2022 |
16 |
节水 措施 |
农业节水 |
荣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展节水灌溉5000亩 |
2021—2025 | |
17 |
水生态保护修复 |
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 |
荣昌区镇级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
12个镇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12座 |
2020—2021 |
18 |
大足区濑溪河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湿地工程 |
新建濑溪流域河宝兴镇等污水处理厂后端建设尾水湿地 |
2021—2025 | ||
19 |
生态修复工程 |
昌州街道湿地与生态防护林工程 |
实施濑溪河、盐井河、石河子河昌州街道段生态修复117500平方米,清淤量4297立方米,生态涵养林77500平方米 |
2020—2025 | |
20 |
濑溪河昌州段支流生态修复工程 |
实施濑溪河昌州段支流双石桥河、池水河、盐井河、石河子河、王家河生态修复16000平方米,生态涵养林0.5公顷 |
2020—2022 | ||
21 |
水生态保护修复 |
生态修复工程 |
濑溪河昌州至广顺段沿岸生态修复工程 |
濑溪河干流昌州街道、昌元街道、广顺街道河段生态修复137300平方米,生态涵养林242985平方米 |
2020—2022 |
22 |
濑溪河安富至清江段沿岸生态修复工程 |
实施濑溪河干流安富街道、清升镇、清江镇河段生态修复136800平方米,生态涵养林256350平方米 |
2020—2022 | ||
23 |
荣隆镇太平桥河、沙溪河生态治理项目 |
建设隔离带8400m2,生态滤沟500m |
2022—2025 | ||
24 |
清江镇清江河、莫家河、川祖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
实施清江镇清江河、莫家河、川祖河生态修复11820平方米,清淤量1050立方米,生态涵养林28000平方米 |
2022—2025 | ||
25 |
濑溪河古昌支流生态修复工程 |
实施濑溪河古昌支流生态修复29390平方米 |
2022—2025 | ||
26 |
荣昌区清江镇河中岛生态修复及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
实施清江镇河中岛生态修复2814300平方米 |
2022—2025 | ||
27 |
东方红—白云溪河—清升河江河湖库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
对东方红水库、万福寺水库、盐井沟水库等饮用水源地进行清淤疏浚54300立方米和水生态涵养27200平方米,实施濑溪河湿地建设,对其支流白云溪、清升河等16条河流实施清淤疏浚371000立方米和河道水生态修复484600平方米 |
2020—2022 | ||
28 |
小流域整治 |
濑溪河龙水段伍家河、金竹河等4条支流生态整治 |
沿河实施河岸综合整治16公里 |
2021—2022 | |
29 |
水环境安全防控 |
饮用水源保护 |
濑溪河北岸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项目 |
项目分二期。其中,一期安富李家沟水库、安富普陀寺水库、仁义三奇寺水库、荣隆麻雀岩水库构建生态湿地12700平方米,建设生态浮岛2900平方米,构建生态涵养林136000平方米;二期荣隆石卡拉水库、荣隆龙滩子水库构建生态湿地8500平方米,建设生态浮岛1800平方米,构建生态涵养林144000平方米。 |
2022—2025 |
30 |
水环境安全防控 |
饮用水源保护 |
濑溪河南岸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项目 |
双河海棠寺水库、双河岚峰水库、双河千佛寺水库、双河土地湾水库、昌州李家岩水库、清升二流水水库、万灵莲花庵水库等水库,构建库滨湿地合计19500平方米,生态涵养林合计70500平方米,生态浮岛合计756平方米;直升镇鹅颈坝水库生态清淤1000立方米,构建库滨湿地1000平方米,构建生态涵养林7700平方米;清江镇饮用水源地构建库滨湿地2000平方米,DN300污水管网1300米,φ700污水检查井52座,DN160入户支管1040米,5立方米化粪池6座。 |
2022—2025 |
31 |
大足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持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
2021—2025 | ||
32 |
水环境风险防控 |
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建设 |
基于现有应急指挥中心对突发水环境事件处置能力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应急指挥音视频平台(系统)、移动指挥通信系统装备、应急交通工具、应急防护装备、取证设备等;配备无人机、无人监测船、管道机器人等新型应急装备,高效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储备活性炭、围油栏、吸油毡等常用物资以及絮凝剂、中和药剂、氧化剂等应急物资。 |
2021—2025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