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下载文字版 下载图片版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荣昌区建设国家体育消费

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荣昌府办规〔2022〕3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荣昌区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经区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和区委深改委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荣昌区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文件精神,丰富优化体育产品供给,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要求,结合荣昌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为本,以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为抓手,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释放体育消费潜力,为打造成渝两地运动健身休闲目的地,建设“运动健康之城”增添新动力。

二、工作目标

(一)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重点培育“体育赛事经济、体育技能培训、体育消费场景、体育用品展销、体育装备制造”五大板块,实现“以理念引领健身、以健身促进消费、以消费带动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35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超1800元,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二)体育消费基础不断完善。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统筹做好综合性体育场馆项目申报和储备,有序推进镇街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项目申报工作。合理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一批“小而全”的运动场地、口袋公园、小型体育公园。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52%,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4%。

三、主要任务

(一)引导培育体育消费。

1.培养健身习惯。充分发挥体育健身对促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作用,积极营造全民健身氛围。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篮球、足球、游泳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配备健身房和健身器材,组织开展各类健身活动。发挥体育明星、运动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示范带头作用,创新健身活动形式,开展娱乐性、趣味性强的活动,引导消费者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配合单位:区卫生健康委、区融媒体中心、各镇街)

2.普及运动技能。做好公益技能培训,在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性体育场所等增设一批体育技能公益培训指导站。招募体育名人、健身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等一批体育公益大使,定期为群众普及运动健身知识,指导帮助群众熟练掌握一项体育锻炼技能。鼓励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开展冬夏令营等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体育爱好,促进青少年掌握体育技能。(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教委、各镇街)

3.深挖培训市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设体育教育培训机构,拓展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娱乐、运动康复等体育培训市场,满足群众体育运动需求。鼓励体育培训企业以冠名、特许、专营和合作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扩大企业影响,提升企业效益。进一步规范体育培训市场,依法加强对体育培训机构的资质信用、组织运营、服务内容、安全管理等情况评估检查,引导体育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到2025年,全区体育培训机构达260家以上,培训、指导群众健身5万人次以上,实现收入1.5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区教委;配合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经济信息委)

4.营造体育氛围。结合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城区主干道路、公园、广场等地的体育元素,增设宣传标语、标志标识,制作海报、喷绘、宣传栏等,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深化媒体合作,壮大全媒体传播声音,讲述全民健身故事,宣传体育名人事迹、传播科学健身方法,树立会锻炼、勤锻炼、爱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融媒体中心)

(二)优化健身功能布局。

1.加大场地设施供给。建立体育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向上申报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一批体育建设项目。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在现有公园、城市绿地中融入体育功能,增设健身步道等回归自然的体育健身场地。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改造建设为健身场地设施。引导社会力量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与升级换代,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着力构建区级、镇街、村社三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委、新区建设管委会、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各镇街)

2.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大力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共享,完善学校体育设施面向青少年的开放机制,指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对体育设施进行物理隔离或灵活改造,使场馆在平日晚间及周末、节假日能有序向周边青少年开放。严格执行学校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区教委;配合单位:各镇街)

3.加快场地智能化建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传统的公共体育场馆、社区体育场所、健身步道等健身场地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探索全智能游泳馆、24小时无人球场等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宽场馆场地服务时间和业务覆盖人群。实现互联网方式健身场地查找、预览、订场及入场,提高体育消费便捷性。加强场馆场地经营数据统计,包括年服务人次、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次、年消费金额、举办赛事场次、设施使用情况等,为体育的数字化治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三)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1.开展群体赛事活动。加快发展以自主品牌为主的体育赛事体系,培育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每年开展重庆·荣昌马拉松赛、铁人三项公开赛等一批品牌赛事活动。推动镇街开展有地方特色的赛事活动,以“镇镇有品牌、街街有特色”为思路,力争三年内培育和打造6个特色品牌化的镇街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人人能运动”的全民健身氛围,每年开展全民健身跑、篮球、足球等群众体育活动300次以上。(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万灵镇、昌元街道、昌州街道)

2.承办专业竞技体育赛事。以承办高水平专业竞技体育赛事为抓手,带动产业升级、城市提质,每年承办武术、拳击、跆拳道等一批国家级、市级竞技体育赛事。(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各镇街)

3.推广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常态化举办羽毛球、乒乓球、跑步、游泳等赛事,逐年增加比赛项目和场次。(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各镇街)

4.提升群众参赛体验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方便群众查找各项赛事、报名、缴费,支持线上打卡签到、直播互动、分享现场图文信息等功能,助力观赛体验提升。(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四)加快体育组织改革。

1.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引导体育协会、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化、高效化发展。鼓励以购买服务方式将群众赛事活动交由协会等专业体育社会组织承办。创新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推进社区健身点建设,对社区居民提供常态化、多元化服务。(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民政局)

2.推动体育组织数字化发展。推广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体育组织和群众沟通桥梁,提高组织和会员的工作效率,实现在线入会报名、会费缴费、活动签到、考级考证等网上服务。依法及时收集各类体育组织在工作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包括会员数量、会员考勤率、续费率、活跃度、举办活动数量、参与活动人数等,生成体育组织全效率KPI,推动体育组织向好、向优发展。(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民政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五)丰富体育消费业态。

1.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清江河中岛、清升古佛山、万灵古镇自行车骑行户外营地、清流民俗文化旅游汽车露营营地、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等一批旅游线路和特色赛事的开发,配套建成徒步骑行服务站和竞赛驿站,形成新的体育消费热点。探索建设户外运动营地,有序发展自驾游、房车露营、水上运动、航空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等户外运动。打造体育旅游综合体,创建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区,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持续做好“巴山蜀水 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暨荣昌区体育消费节系列活动,通过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体育商户打折促销等方式,带动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委)

2.推进“体育+医养”融合发展。以“体医融合、医养结合”为特色,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集健身、康复、养生、养老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医养结合”项目。加快濑溪河沿岸运动康复中心、运动康复研究院建设,促进体育与康养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推广社区康养驿站建设,搭建一站式社区健康服务平台,构建起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养老、康复理疗、护理照料、科学养生“六位一体”的医养健康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鼓励老、幼、病、残特殊群体签约家庭医生,建立健康跟踪监测体系,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区民政局、各镇街)

3.推进“体育+金融”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体育金融服务,丰富体育消费类保险供给,完善投保与理赔机制,提高购买体育保险积极性。积极培育体育保险市场,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发场地责任保险、游泳意外伤害保险、赛事意外伤害险等保险产品,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购买相关体育类保险。(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委)

4.推动“体育+教育”融合发展。引进专业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等人才,提高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化水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每名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按照规定,将教育部门主办的符合要求的赛事纳入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体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研学活动,探索举办“成渝”青少年体育联赛,为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多参赛机会。广泛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积极培育足球特色示范学校。进一步规范体育培训市场,依法加强对体育培训机构的资质信用、组织运营、服务内容、安全管理等情况评估检查,引导体育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区教委;配合单位:各镇街)

(六)发展体育装备制造。

1.打造体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重庆(荣昌)体育产业园,重点培育体育智能、体育器材、体育服装、体育食品和高新材料等“大体育”产业,为全市体育产业集聚发展和外来企业投资兴业提供良好发展平台。围绕体育服装鞋帽、体育器械、运动食品等重点领域,引进优质生产制造企业,增强产业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集聚水平。(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投资局)

2.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打造体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和科技平台支撑作用,推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培育体育创新企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智能体育产业。力争到2025年,招商引资50家以上国内外各类优质体育装备制造企业入驻重庆(荣昌)体育产业园。(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区商务委、区招商投资局、区经济信息委)

(七)打造智慧体育平台。

1.建设信息化体育平台。构建覆盖全区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完善体育资源数据库、体育经营项目数据库、体育商情数据库和体育人才信息数据库。开发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提供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实现线上场地预约、赛事活动报名、培训报名、体质监测、新闻资讯接收、体彩站点查询等功能,让数字体育走进千家万户。(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2.建立体育大数据中心。搭建荣昌区体育大数据中心,依法收集汇总体育消费调查、全民健身、体育消费等各项数据,实现对公共场馆场地服务监管、各体育组织协会服务效率和赛事活动影响力评估等,了解居民体育消费情况和体育产业发展形势,更好推动体育消费机制、政策、模式、产品创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统计局)

(八)完善体育消费政策。

探索设立区级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体育消费优惠政策,落实体育赛事活动补贴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对体育产业、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发展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出台贴息、奖励等产业扶持政策,引进优质体育企业和项目,推动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招商投资局)

(九)建立健全统计制度。

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机制,每年开展体育消费、产业统计调查,确保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常态化。健全体育产业统计机制和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建立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协同制度,定期 开展会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推进体育产业统计核算标准化,探索体育产业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等。开展体育产业统计日常监测,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依法建立对重大企业、重大项目、重大赛事的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发展评价制度,加强对本区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的督促和检查。(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统计局)

(十)深化体育交流合作。

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依托两地交通、资源、产业等方面优势,携手打造区域体育高地。共同做大赛事活动经济,合作举办大型区域性体育活动和赛事。共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定期开展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共同提高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水平,定期学习交流场馆运营管理方式,探索场馆服务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强体育社团组织交流互动,定期开展体育交流活动。(牵头单位:区体育局;配合单位:区教委、区民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政府区长为组长的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定期分析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推进相应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机制。

(二)强化人才支撑。

培养引进体育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支持紧缺型、复合型体育人才发展。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开展体育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

做好宣传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媒体等各类媒介,广泛宣传试点城市工作新举措、新进度、新成效。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阶段性目标任务表

 

 

阶段性目标任务表

序号

指标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指标

属性

1

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

93.2

93.4

93.6

94

预期性

2

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

50.5

50.7

51.2

52

预期性

3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2.3

2.4

2.5

2.6

预期性

4

国内外重大赛事获得金牌数(枚)

2

2

3

3

预期性

5

年承办国内外重大赛事(场次)

10

11

12

13

预期性

6

优秀运动队在训运动员规模(人)

260

280

300

320

预期性

7

体育后备人才规模(人)

450

500

550

600

预期性

8

体育产业总规模(亿元)

20

25

30

35

预期性

9

体育彩票年销量(亿元)

1.2

2

2.2

2.4

预期性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发布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电子政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