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区属国有重点企业:
《重庆市荣昌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专项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明确部署。荣昌区围绕国家和市级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根据《重庆市荣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重庆市荣昌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结合荣昌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期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下,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谋划,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区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3︰63︰24调整为2020年的9︰54︰37,从重庆西部传统农业县跃升为成渝地区新兴工业区,基本形成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和农牧高新“3+1”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工业集中度超过78.5%,工业总产值超过9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18.1%和12.4%。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8年2月荣昌高新区获批为全国首个以农牧高新产业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2019年4月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同时,全区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节能降碳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约36.6%。尽管煤炭依然是主要能源,但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提升到15%。持续开展“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企业集中整治,采取“行业限制+区域限制”严控环保“负面清单”,关闭淘汰煤矿、砖厂等落后产能111家。低碳交通出行系统进一步完善,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占比均达到90%,清理黄标车535辆,淘汰老旧柴油车335辆。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推动碳强度持续下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生态系统持续好转。“固碳库”建设有序推进,通过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31.7万亩营造林计划,森林覆盖率达到36.7%,较2015年提高6.7个百分点,新增近6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44.4%.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濑溪河获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02.84平方公里。有序推进废弃(关闭)矿山生态修复,累计完成32.19公顷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关闭取缔露天矿山5个,建成绿色矿山1个。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逐步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深化,完成4个排水分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总面积达到6.83平方千米。水资源适应能力显著提升,农田水利节水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032。全区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一般火灾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2020年化肥纯量使用总量从2015年的14517.0吨降低到13641.7吨,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6%,大型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逐步得到控制。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防汛抗旱减灾体系逐步完善,由极端天气引起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极大减少。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稳步推进。依据《重庆市区县(自治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完成2019—2020年区级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编制工作。对暴雨、城市内涝、高温低温等气象灾害进行预估和评估,建设智慧气象“四天”工程,构建了以数据为链条的观测—信息—预报—服务智慧气象构架。持续开展农业气象观测和预警预报,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建立了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建设了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和大中型灌区工程,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5个万人千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3.3%。为减轻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影响提供了重要保障。
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气候治理依旧是凝聚各国力量,共同推进全球气候多边合作进程,落实《巴黎协定》以实现共赢共进,将成为各国气候治理的新常态。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了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与努力争取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要在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历史新台阶、实现新进步的双重逻辑中,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任务。
气候治理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新机遇。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部署,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研究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写入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内容,将成为能源革命的强劲推动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为协同高质量发展、能源供应体系升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行政考核、市场配置、金融引导、低碳试点和低碳技术发展在内的各项具体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强化。荣昌区将沿着全市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路线,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量力而行、主动作为,健全自身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体系,提升全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碳达峰碳中和为产业和能源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十四五”时期是全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促进社会消费转向绿色化、低碳化,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质量和效率改善有利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控制,生产生活数字化和电气化结构性改革将对碳排放达峰起到推动作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将在能源、交通、制造、建筑和金融等行业创造巨大的新动能,并催生一系列与新基建、环境改善、智能制造、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绿色投资机遇,在传统制造业逐步被淘汰的过程中,保持并提升荣昌区增长潜力。
实施碳达峰行动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是作为电力调入区,外购能源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短时间内,能源结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资源禀赋和用能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面临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二是传统产业仍在现有经济体系中占有相当比重,随着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的实施,生产领域能源消费总量仍将呈增长趋势,能源、交通、建筑、生活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更加迫切,实现碳达峰目标压力较大。
适应气候变化将面临长期挑战。一是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性、全球性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需要从全局和长远着手,当前适应工作在许多地区处于起步阶段,适应能力的全面提升仍需较长一段时间。二是适应气候变化以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为主,工作保障体系尚未形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适应气候变化要求,敏感脆弱领域适应能力有待全面提升,生态系统风险应对经验依然不足,未来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方面将面临更大挑战。
低碳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一是低碳发展的统计核算缺失,部门间、区域间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机制、政策、体系等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气候治理数字化转型、低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智库建设有待加强。三是企业低碳发展理念认识不够深入,碳排放管理能力有待强化,实质性、针对性开展低碳减排工作不够。四是公众对低碳概念及相关知识认知有待提升,低碳素养有待形成,绿色建筑、绿色包装、绿色出行有待全面推广。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的指示要求和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部署,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降碳为重点工作方向,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源头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荣昌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锚定目标,靶向施策。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立足荣昌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碳排放现状和特点,将碳达峰作为倒逼压力和转型机遇,明确低碳发展路径、重点工作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向市场主体传递清晰信号,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支撑。
坚持远近统筹、协调部署。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四个维度”。结合荣昌实际,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科学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全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积极探索谋划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及碳中和行动方案。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减缓和适应工作推进力度。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化企业、公众在减缓工作的主体作用,挖掘适应工作潜力。通过政府和社会“两只手”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开展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以绿色能源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有限、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清洁能源体系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碳达峰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成。碳排放达峰基础进一步夯实,全社会践行低碳理念持续深化,低碳发展水平位居渝西前列。
经济增长逐步脱碳。以产业低碳化和低碳产业化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现代服务业占比稳步提升,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基本形成用较低能源消费增量支撑经济较快增长模式,经济增长逐步摆脱碳排放依赖。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加快推动煤炭高效利用,支持生物质发电、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建立安全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推动全区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降低。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重点领域有效控制。推广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全面采用提高电气化水平、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汽车推广等系统措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能源消费领域的二氧化碳碳排放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持续降低。
林业固碳能力提升。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持续上升,严控对森林造成伤害的事件发生,实现森林固碳能力不断增强。到2025年,森林蓄积量达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8%。
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江河湖库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气候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温室气体排放得到全面控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类别 |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5年 |
指标属性 |
综合性指标 |
1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 |
市级下达 |
约束性 |
2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 |
— |
市级下达 |
约束性 | |
结构性指标 |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18.1 |
38 |
预期性 |
4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5 |
市级下达 |
预期性 | |
重点领域指标 |
5 |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
— |
市级下达 |
约束性 |
6 |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
— |
100 |
预期性 | |
7 |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
— |
60 |
预期性 | |
8 |
星级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增绿色建筑比例(%) |
— |
30 |
预期性 | |
9 |
城区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 |
10 |
22 |
约束性 | |
10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84.08 |
90 |
约束性 | |
重点领域指标 |
11 |
森林覆盖率(%) |
36.65 |
≥38 |
约束性 |
12 |
公共机构人均能耗下降(%) |
— |
【6】 |
预期性 | |
13 |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 |
— |
【5】 |
预期性 | |
气候适应性指标 |
14 |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032 |
0.5174 |
预期性 |
15 |
森林火灾受害率(‰) |
0.3 |
≤0.3 |
预期性 | |
16 |
秸秆综合利用率(%) |
87.3 |
90 |
预期性 |
备注:【】为规划期累计数;相关目标任务由市级下达的,以市级下达数为准。
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体系全面低碳转型。
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推动全区及重点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明确的达峰目标、路线图和实施方案及“十四五”阶段性目标和政策措施,积极打造低碳绿色的能源体系,协同生态质量改善,确保用较低的碳排放量增长支撑较快的经济增速,实现高质量达峰。在全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框架下,将碳达峰目标转化为倒逼压力和转型机遇,编制出台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物流、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新基建等重点领域达峰实施方案。建立全区分行业碳排放达峰目标分解机制,压实区政府和部门责任。深化全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强化清单数据应用,为全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提供数据支撑。
立足达峰行动系统谋篇布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政府工作职责、行业或区域发展现状等,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把握好“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立足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用地结构,做好组织机构保障、体制机制保障、资金保障、科技支撑保障、宣传教育保障和考核监督保障,系统谋划各项工作任务,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助推全区“一盘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达峰行动。识别全区碳排放重点行业,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明确达峰重点任务,严格执行国家产能减量置换政策,鼓励大型企业制定二氧化碳达峰专项方案并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积极引导重点行业低碳发展,严格控制高碳排放产业盲目扩张。鼓励区内国有企业率先实现达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碳中和行动,明确碳中和目标及路径,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实现碳中和目标。
系统分析全区碳排放历史趋势和现状,加快落实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加快启动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碳达峰“十四五”行动计划。 |
加快推动低碳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控制高耗能产业的扩张,压减落后低端产能,提高高耗能产业减量置换比例,使单位GDP能耗快速下降。加快壮大以消费品、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新材料、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为主体的“6+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脱钩。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打造消费品、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农牧高新“4+1”工业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发展。逐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教育培训、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
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积极融入全市“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和“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硬件等重点产业培育和发展,在生猪大数据、智慧园区、智慧医疗、智能工厂、智慧安防等领域开展5G试点示范应用。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在畜牧业的应用推广,做强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畜牧数字经济基地。积极改造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释放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广泛开展“机器换人”,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生产线,不断提升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和质量效益。推进区域数字化、行业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等促进中心建设。
以降碳引领消费转型。构建绿色低碳消费体系,探索建立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碳减排的激励机制,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引导和鼓励绿色低碳产品消费,继续推广节能低碳产品,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推行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减少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逐步推进“互联网+回收”新模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化水平,探索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充分发挥“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实现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及绿色消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鼓励通过碳普惠、碳中和等方式,激励社会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探索绿色消费信贷。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建设;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在畜牧业的应用推广,做强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畜牧数字经济基地;加强陶瓷产业绿色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升级换代装备、工艺、技术和产品。 |
清洁高效使用化石能源。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制定分行业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推动“煤改电”“煤改气”工程,降低高耗煤行业用煤量和碳排放量,实现高耗煤行业企业煤耗不断下降。持续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提高天然气覆盖率和气化率,积极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争取天然气清洁电源项目建设,推动永川—荣昌区块天然气商业化开发,不断扩大天然气利用。稳步推进油品低碳化利用,推广使用生物质燃料。
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开发。科学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加快实施不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小水电站关停或技术改造,推动小水电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天然气。统筹开展各类生物质能资源评估,鼓励多种形式的生物质能综合利用。
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健全重点行业企业和项目能效准入标准,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能源“双控”与产业规划、重大项目前期计划联动机制。坚决遏制新上高耗能项目,严格执行高耗能行业企业产能和能耗等量减量替代制度。推进能源资源向产业园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倾斜,优先支持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的高质量重大项目,开展全区燃煤、工业锅炉综合整治行动,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锅炉,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建立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碳减排的激励机制,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树立行业企业标杆,推动重点企业开展能效对标。
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和清洁能源利用。加快清洁能源发展,积极推进生物质发电,加大节能环保产业企业招商力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联盟。加强重大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促进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构建一批试点示范企业,积极打造技能环保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推动企业低碳发展。
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争取天然气清洁电源项目建设,推动永川—荣昌区块商业化开发;推进医院、商业综合体和产业园等区域建设一批天然气分布式发电项目。 |
着力加快工业低碳转型。持续开展高耗能行业、高耗能产品节能降碳形势分析。进一步推进高耗能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按年度制定落后产能退出方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重点领域项目产能置换,加强监控,严控新增产能,对在建、拟建和存量“两高”项目开展分类处置,将已建成“两高”项目全部纳入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强化常态化监管。提高新建项目准入门槛,审慎引入高耗能大项目,已立项项目要严格按照最先进的能效标准建设,并强化后续节能技改。利用国家和行业节能低碳标准、重点技术目录、能效领跑者制度等政策,系统提升行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发展企业、园区绿色微电网,支持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动工业领域电气化水平,以智能化和电气化推动行业脱碳化。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不断加大绿色低碳建筑推广力度,扩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着力打造一批高星级标志性绿色建筑。大力推广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扩大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建材应用范围。到2025年,全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星级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增绿色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大力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强化公共建筑绿色运行管理,提升公共建筑能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外墙外保温等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因地制宜推广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绿色建材等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建材产业。到2025年,全区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60%。
全面构建低碳交通体系。主动融入成渝双城大交通格局,强化高铁通道建设,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改善公交出行体验,增强绿色出行吸引力,提高城市绿色出行比例,强化“公交+慢行”融合发展,积极创建“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加快构建高效、低碳、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发展体系,形成绿色交通发展模式。推动交通领域能源转型,推进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使用,鼓励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作业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大力推进用户居住用地、单位内部、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充电设施建设。到2025年,公交车和出租车实现全部纯电动化,新建充电站95座,充电桩26029个。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全民节能型消费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低碳校园建设,以教育带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推动消费行为绿色化,倡导文明用餐、深入推进“光盘行动”,有效遏制餐饮浪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鼓励民众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拼车等低碳方式出行。深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推动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带头采购绿色产品,加强能效水效标识推广,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倡导节水、节电、节气等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居民自觉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
推动农业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广“一控两减三基本”绿色生产技术,强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农业产业绿色转型,推动农业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设施建设,推行“畜(禽)—沼—竹(粮、菜、果)”种养循环、稻鱼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健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标准体系,鼓励发展收贮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粪肥运输、施用引导激励政策。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6%。
持续增加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行林长制,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修复、森林质量与数量提升等重点工程,促进森林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增加林业碳汇总量。实施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补植阔叶树和珍贵树木,增加森林植被,改善林分结构,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评估,提高森林质量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防护功能,加强濑溪河、清流河等重要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泸(州)内(江)荣(昌)永(川)大(足)森林城市群建设。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5年攻坚行动,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联防联治。大力开展农村“四旁”植树,建设森林乡村和绿色示范村。结合城市品质提升、污染防控治理和城乡生态修复,科学开展城镇及各园区绿化、零星间隙地植树和林相提升改造,实施濑溪河岸线近绿亲水生态修复工程。协同开展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建设、开发情况生态环境监察、“绿盾”行动等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到2025年,全区森林蓄积量达到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8%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2%以上,森林碳汇量持续增大。
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控制油气系统挥发性有机物和甲烷排放。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快推进有机环保农药替代、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应用,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选育高产低排放良种,改善水分和肥料管理,控制甲烷排放。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物全收集、全利用或全达标。加大商品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推广。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各类固废分类处理,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加快实现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基本覆盖,减少垃圾填埋带来的甲烷排放。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工业废水沼气工程建设,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积极利用再生水,控制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1.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程。推动高耗能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推进建材行业开展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原材料替代,化工行业开展液化气副产气高效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开展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2.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程。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开展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新增改造面积9.9万平方米。开展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建立绿色建材产品数据库,制定绿色建材认证推广应用方案,培育绿色建材生产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确保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60%。 3.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控制工程。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营运车,完善配套辅助设施工程,实施城市公交、出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工程。加快建设城市快速公交,实施“公交+慢行”工程。 4.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控制工程。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设施建设,提高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 5.生态系统碳汇提升工程。实施森林抚育、现有林改培、退化林修复等提升森林质量11.5万亩。开展农田林网和农村“四旁”植树,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等增加森林数量2.43万亩。 6.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工程。实施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工程,开展稻田甲烷减排行动、氮肥利用增效行动、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和畜禽养殖低碳行动。 |
统筹考虑城市等重点区域和基础设施、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公众健康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推进实施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构建基于自然的城市空间格局。积极开展城市体检以及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评估,立足城市山水脉络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自然地理格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空间格局。科学编制并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突出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管控作用,保护并优化重要的自然保护地、城市生态空间。坚持“南强、东控、北优、西扩”空间发展导向,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依托自然地形地貌,运用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思维,依山傍水打造多元复合空间,强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构建新的立体空间体系。
推动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基于自然解决方案,以推动城市生态化改造为导向,加快推进“四河八岸”有机更新。加强绿色开敞空间控制,优化城市绿地系统,持续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施城市增花添彩、增绿添园等行动。高水平推进濑溪河“一河两岸”城市生态绿道建设,实施滨河亲水岸线改造,完善城区绿地和公园建设,建设城市绿道、骑行道和无障碍通道,构建城区慢行绿道网络。将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根据径流演化规律,增强地表入渗,减少地表径流,统筹开展生态修复,提升城市雨洪消纳能力。统筹推进中心城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治理与提升,推进实施道路、绿地、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项目,在城市尺度上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命共同体”和低影响开发体系的海绵体。到202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指标要求。
加快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全面落实韧性城市要求,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方位提升城市韧性。着力强化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供排水网络、能源供应体系对高温、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减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健全抗震、防洪、排涝、消防、交通、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资源统筹水平。加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城市韧性。
提升基础设施领域适应能力。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逐步提高城乡交通、给排水、供电、供气、信息通讯等生命线系统建设运行标准,保障基础设施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平稳安全运行。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安全运行的气候风险评估,重点针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研究制定应急机制,提高应对能力。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加快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白虎岩水库扩建、濑溪河流域重点段防洪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供排水韧性和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多电源支撑、多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加快形成区域天然气环线管道,完善能源应急预案,强化极端气候条件下能源供应保障。加强市政管线管理,强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地上管线和地下管廊稳定运行和抗风险能力。
提高农业领域适应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建设现代种业基地,加强高标准宜机化农田建设。构建以粮油为基础,生猪为主导产业,荣昌血橙、河包粉条、夏布、笋竹为优势产业,白鹅、肉兔、茶叶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围绕荣昌猪全产业链,打造国家级荣昌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育种供种高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加强农业安全生产,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引领和示范功能。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体系,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渠系水利用系数和水资源利用率。推动营造农田防护林带,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完善农业灾害预警和防治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气候灾害保险。到2025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74。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持续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疏林地及未成林地培育、特色经济林改建、森林抚育等重点工程,提升森林数量及质量,增强山体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全面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构建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湿地生态修复治理,大力实施河(库)岸生态驳岸工程、植被恢复重建工程、消落带生态治理工程等保护修复工程。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荣昌猪、荣昌白鹅、蜜蜂等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深化野生植物极小种群拯救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及外来生物入侵生物防控,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要水域十年禁渔政策。全面提升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监测预警能力,构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等预警监测体系,推进林火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完善湿地监测体系,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网络建设。
提高人体健康领域适应能力。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荣昌行动,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提升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群健康能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开展气候敏感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媒介传播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重点扩大基层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监测网点,建立预警网络。制定完善应对高温热浪、传染病及其他突发严重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预案,建立区级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体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应急保障。
加强气候灾害监测评估和预测预警。建立区级气候灾害风险隐患信息以及监测、预警和灾情等信息平台及其共享机制,气象部门组织重大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灾害的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依托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加强气候灾害基础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探索开展关键部门和重点领域气候灾害监测评估。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气象因素对相关行业影响的联合分析研判,提升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与森林火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水平和应对能力。
完善气候灾害应急预防体系和工作机制。完善气候变化背景下防灾减灾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应急预案和配套制度。加强应急通道、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体系,提升应急保障基础能力。深化完善应急工作机制,构建“1+N”应急综合指挥体系,建设荣昌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布局安全生产、疫情防控、交通管理、环境保护、森林防火、防汛、地质灾害等N个专业系统,推动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健全社会响应体系,提高救援响应速度、应急救援覆盖率等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对极端气候灾害事件的应对能力。
1.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四河八岸”有机更新、濑溪河“一河两岸”城市生态绿道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 2.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运行标准提升工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白虎岩水库扩建工程、濑溪河流域重点段防洪工程、能源供应保障系统建设工程等。 3.农业领域适应能力提升。土地宜机化整治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大中型灌区工程、节水改造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农业灾害预警和防治体系等。 4.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提升。退耕还林、疏林地及未成林地培育、特色经济林改建、森林抚育等国土绿化重点工程,河(库)岸生态驳岸工程、植被恢复重建工程、消落带生态治理工程等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林火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等。 5.公众健康领域适应能力提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基层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监测网点建设等。 6.气候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区级气候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区级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体系建设、“1+N”应急综合指挥体系建设等。 |
以绿色降碳为导向,围绕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模式、应对气候变化市场机制、气候领域专业技术体系建设、推进气候变化试点示范以及提高全社会认知等方面,稳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培育创新主体。推动荣昌高新区与重庆高新区、璧山高新区、永川高新区联手,共同构建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重庆市高新区网络,以协同促创新,建设高新区低碳创新中心。聚焦高碳行业减碳技术、能源替代技术,加大科研奖励、股权分红等激励制度,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活力。鼓励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按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分领域、分类别建设一批专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
加大科技减碳技术创新。引进一批与企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现代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前沿技术,鼓励本地科研机构探索开展低碳能源源头替代技术,通过源头替代实现减碳降污。加快低碳技术产业化,在消费品、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新材料、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工程。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积极积极参与技能低碳技术申报,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改造及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清洁发展机制等项目,优先给与支持。鼓励校企合作,整合研究院和企业优势,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加快各类低碳技术落地应用。
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积极融入区域性、专业性、有特色的气候友好型技术交易市场,实现科技资源整合、信息开放共享互动、技术成果交易以及科技金融服务无缝对接,提高气候友好型技术转移转化效率。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气候友好型技术交易中介机构,培育一批具有高度粘性,扎根农牧业、大数据和其他领域的技术经理人或科技中介公司,协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探索建设绿色技术中试熟化平台,建立气候友好型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扶持初创企业及成果转化。加大对二氧化碳减排重大项目和技术创新扶持力度,大力支持交通运输和建筑行业的节能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
大力夯实协同减排工作基础。着力开展减污降碳协同项目,协同开展温室气体与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治理。通过开展空气质量达标和碳排放达峰工作,探索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重点推进乐山—自贡—宜宾—内江—泸州—荣昌—永川—主城大气传输通道城市交通污染、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做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和抓好机动车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垃圾秸秆焚烧等污染治理。通过加强废水截污纳管和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工作,实现源头控制废水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和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着力建立健全上下游河长联动机制,定期交流互通河(湖)长制推进情况和流域治理创新举措;联合开展跨界流域水污染防治科研攻关,共商“治水”之策。落实《重庆市四川省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川渝危险废物协同处置协议》,推动危险废物跨区域协同处置合作;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园区循环化改造等多手段,做到源头控制固体废弃物,减少固体废弃物处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严格落实《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协议》和成渝两地《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加强与毗邻地区应急预案对接、应急资源共享、联合开展环境事故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发生后统一行动、共同处置。
着力完善协同减排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项目碳排放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协同管理机制,将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纳入排污许可,完善企业环境“一证式”综合管理制度。深化重点企(事)单位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和排污许可证及碳报告核查制度和排污许可执行制度的融合应用工作。推动重点企(事)单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相互补充和交叉校核。加强重点企(事)单位温室气体监测和排污许可证自行监测的协同效应。整合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管理工作举措,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机制。
推动碳交易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企业碳报告制度,推动构建全链条工作体系,鼓励企业进行碳排放自我监测、报告编制、交叉核查、定期复查工作机制,引导全区企业逐步建立碳排放台账制度。鼓励企业做好计量器具检定、技术检测等工作,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开展多层次能力培训,提高相关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提升企业参与全市碳交易的能力。
积极参与全市及全国碳市场。鼓励区内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探索建立碳资产管理部门,配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碳排放交易责任目标,完善工作体系。落实碳排放配额分配管理机制,指导全区企业做好配额履约和清缴。
强化气候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扩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专业支撑队伍。鼓励科研人员参与气候变化研究计划,夯实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健全长期研究支撑机制。积极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市场中介组织,组建低碳产业联盟,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后备队伍建设。夯实应对气候变化人才队伍基础,围绕气候领域重难点工作,面向基层队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能力建设活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基层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
搭建气候领域专业技术平台。推动建立温室气体数据平台,建立集成温室气体统计指标、温室气体区域分布、温室气体大数据和多维度应对气候变化分析模型和工具为一体的温室气体数据云平台。接入和整合全区温室气体清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报告、温室气体统计、碳排放普查和环境统计等多维度数据,打造成我区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智慧决策支持平台。开展大气污染物的快速源解析与精准源识别,实施精细化空气质量综合预报预警。
加强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工作。按要求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统计体系。根据温室气体排放统计需要,扩大各领域统计调查范围,细化分类标准。重点排放单位要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记录。建立关键排放设施和排放因子参数统计制度,做好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完善温室气体清单核算制度。根据国家及重庆市相关技术要求,完善温室气体清单核算工作制度。落实能源平衡表和化石能源碳排放核算标准,制定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年度核算方法和报告制度。确保温室气体清单全面覆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及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降低不确定性,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确保清单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定期开展清单编制工作,鼓励重点企(事)业建立单位温室气体报告制度,推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常态化。依据经济普查的调整,开展历史年度清单报告重算工作,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的指导。
推动建立温室气体监测体系。加强荣昌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网络建设,建立集成温室气体统计指标、温室气体区域分布、温室气体大数据和多维度应对气候变化分析模型和工具为一体的温室气体数据云平台。鼓励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能源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集中排放监测先行先试,加快技术标准研发与监测结果比对。结合现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基础,开展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试点。
积极创建低碳商业试点。开展低碳商务活动,鼓励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养殖场、酒店、商店等商业机构开展试点,在产品推介、营销、售后服务及回收利用等各环节融入低碳理念,通过加强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应用、提倡目录销售和电子商务、加强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显著降低试点商业机构二氧化碳排放。认真研究中央和市级层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走向,积极争取中央、市级层面的扶持资金,创建一批低碳商业试点。
引导鼓励打造低碳社区。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科学确定全区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目标、建设重点,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在社区建设中采用低碳技术和材料,开发低污染、高能效、可循环、可再生的清洁材料与产品,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和设施,改变社区的能源结构,提高社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建立社区能源资源数据采集平台和碳排放信息系统,建设社区垃圾分类收集、分选回收、预处理和处理系统,鼓励社区采用太阳能公共照明系统。
探索开展“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建立区级低碳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及管理制度,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发挥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和支撑引领作用。关注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探索制定投融资正面清单,采用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支持小微企业低碳项目建设。针对能源、制造业等低碳绿色转型发展项目,鼓励荣昌本地金融机构开展多元化投融资模式。选择辖区内绿色贷款统计制度规范、专业统计系统和统计队伍成熟、绿色贷款不良率水平较低的银行机构先行试点降低绿色贷款风险权重。依托与市及部分区县政府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引导能源类优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利用“全国低碳日”、“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宣传活动,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十进”活动,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工作,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升公众意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媒介,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群众知晓度,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和行为,营造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氛围。
引导公众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协同“碳普惠”机制,推广低碳消费,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探索低碳消费模式,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以及推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弘扬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在引导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绿色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纳入荣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要内容,建立完善低碳环保志愿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精品志愿服务项目。
1.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推广。推动荣昌高新区与重庆高新区、璧山高新区、永川高新区联手,建设高新区低碳创新中心。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气候友好型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气候友好型技术交易中介机构,培育一批具有高度粘性,扎根农牧业、大数据和其他领域的技术经理人或科技中介公司。 2.实施协同减排试点项目。选择重点排放企业开展试点,对试点进展定期考核,及时总结优秀经验和做法,逐步向全区重点排放企业和园区推广。 3.专业技术体系建设。将温室气体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多领域基础统计体系,完善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台账记录,关键排放设施和排放因子参数统计。编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重点(企)事业单位建立单位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定期开展清单编制及历史年度清单报告重算工作。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试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开展能力建设活动,组建低碳产业联盟,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市场中介组织。实施温室气体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温室气体大数据建设配套制度体系建设项目。 3.低碳试点示范。搭建园区能耗可视化平台,智能监控企业能源消耗,实现能耗平台化管理。启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培育气候投融资专业研究机构。支持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建立有效的气候投融资激励机制。推动以投资政策指导、强化金融支持为重点的气候投融资试点。 4.应对气候变化宣传项目。开展系列应对气候变化宣传项目、建立低碳环保志愿服务体系,培育精品志愿服务项目。 |
成立荣昌区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对重大事项进行动态跟踪和定期协调推进。建立区级跨部门、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整合部门信息和数据资源优势,搭建共享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形成定期交流、研判和总结的工作格局。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管理,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推动“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和碳排放达峰行动目标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实工作专班,列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以建立健全机制为目标,强化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撑,突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体系。对符合西部大开发优惠条件的企业,按要求减免或优惠企业所得税。全面清查区内高耗能行业,严格落实取消对高耗能行业的优待类电价以及其他各种不合理价格优惠政策。着力完善差别电价、峰谷电价、阶梯气价、惩罚性电价等制度,积极推进非居民用气季节性差价政策。继续落实《重庆市荣昌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延长阶段性降低用水成本政策的通知》,有序推进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率先在具备条件的高耗水行业实施。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资金支持,落实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对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行业企业,在安排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上予以适当倾斜。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推动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根据全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制定“可测量、可报告、可引用、可核证”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考核体系。定期对行业主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任务实施进度开展评估考核。强化追责问责,将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保督察,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不作为、乱作为和失职失责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典型案例及时曝光。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