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街镇 > 峰高街道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涉贫涉乡村振兴
  • [ 索号 ]
  • 11500226750063596k/2023-00001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成文日期 ]
  • 2023-01-09
  • [ 发布日期 ]
  • 2023-01-09
  • [ 发布机构 ]
  • 荣昌区峰高街道
  • [ 有性 ]
荣昌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主要政策汇编
日期:2023-01-09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荣昌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主要政策汇编




重庆市荣昌区乡村振兴局

0二二年编印





目 录


一、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1 -

二、斜支持重点帮扶镇、村发展.....- 3 -

三、到人到户政策... .........................- 4 -

(一)“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提升.- 4 -

(二)产业帮扶...................................- 20 -

(三)就业帮扶..................................- 22 -

(四)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 28-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三个确保。识别认定环节,要确保及时发现、应纳尽纳;落实帮扶环节,要确保精准施策、应扶尽扶;风险消除环节,要确保实事求是、稳定消除风险

三类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三线预警。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

四进”。存在以下四种情形之一的,应当纳入防止返贫监测。一是家庭年均纯收入低于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而因其他原因未享受低保政策的;二是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有风险的;三是农村低保边缘户中“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有风险,且自身无能力解决的;四是扣减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状况产生较大刚性支出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市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的。

五不进”。存在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纳入监测,特殊情况由村民代表会议组织评议认定。一是家庭成员拥有享受型用车、船舶、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的;二是家庭成员拥有商品房,或高标准修建新房、装修现有住房(因灾重建和国家统征拆迁房屋)的;三是家庭成员有正式编制的财政供养人员、村四职干部(有重大返致贫风险等情况除外)的;四是家庭成员办有或投资企业,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正常经营纳税的;五是家庭成员有大额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债券、储蓄性保险的。

五步流程。识别认定程序:农户申请、入户核实、村级评议(公示)、镇街联合审核、区级审定。

精准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促进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

倾斜支持重点帮扶镇、村发展

区级重点帮扶镇和帮扶村(3+53个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盘龙镇、吴家镇、铜鼓镇)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吴家镇高峰村、古昌镇大青㭎村、河包镇经堂村、盘龙镇骑龙村、铜鼓镇共和村)

到人到户政策

(一)“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提升

1. 教育帮扶

雨露计划。针对接受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脱贫户(监测户)子女,每生每年补助3000元。如享受了“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学费资助(即最高8000元学费资助)”等重庆地方政府资助政策的,不同时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

学前教育。免保教费和生活费。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收保教费和生活费(两项共2160//年)。

义务教育。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寄宿学生初中1250//年、小学1000//年;非寄宿学生初中625//年、小学500//年,其中非寄宿脱贫户学生由就读学校免费提供一顿午餐。②向脱贫户家庭学生、监测户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城乡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残疾军人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提供完整午餐补助。补助标准:4/天,全年补助天数不超过200天。

普通高中。①免学费。对在荣昌区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的具有正式学籍的脱贫户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脱贫户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城乡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及社会散居孤儿)免学费。学费补助标准:公办学校1800/年、民办学校1000/年,民办学校高出补助的部分,可以按规定继续收取。②国家助学金。对在荣昌区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的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国家助学金资助。助学金分三档实施,一档1500/年、二档2500/年、三档3000/年(脱贫户家庭学生)。③免教科书费。对在荣昌区普通高中学校就读,且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的脱贫户学生、城乡低保学生和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费提供规定教科书。

中职教育。①免学费。对具有荣昌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中职在校学生免收学费(含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其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学费补助标准:2000/年。②国家助学金。对具有荣昌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国家助学金。助学金分两档实施,一档2000/年、二档3000/年(脱贫户家庭学生)。③免住宿费。对在荣昌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住宿费,每生每年500元,资助年限为2.5年。④免教科书费。对在荣昌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且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的脱贫户学生、城乡低保学生和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费提供规定教科书。

重庆市高校学生资助。①“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学费资助”(8000元每生每年的学费资助,超过8000元的定额补助8000元)。2021年秋季学期起,原已经享受政策的,继续享受至当前学段毕业;新入学的,不再执行。重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实施的“民生育才资助项目”对2021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在市内外普通高校就读的全日制学历教育的重庆籍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本专科大学生进行资助,直至毕业。②本专科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二年级及以上本专科学生给予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奖励标准每生每年5000元,奖励比例占在校生的近3%。③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平均3300元,一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45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300元,三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500元。④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额度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每人每年不超过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6000元。最长期限为22年,还本宽限期为5年,借款学生在读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⑤重庆市生源地补充助学贷款。重庆市户籍城乡低保家庭和脱贫户(监测户)子女学生超过国家助学贷款限额部分可以继续申请重庆市生源地补充贷款。申请限额8000/年,最长期限为22年,还本宽限期为5年,借款学生在读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⑥新生入学路费资助。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高校新生给予交通费资助,资助标准为市内高校就读每生500元,市外高校就读每生1000元。⑦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期间,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⑧重庆市基层就业学费资助。对到我市原扶贫重点工作区县基层事业单位就业在岗在编满三年的重庆籍或重庆市属高校应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本专科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在重庆市申请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死亡、失踪、丧失劳动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本人或家庭当年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患有重大疾病无力还款,或还本宽限期后仍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脱贫户家庭的未就业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还款救助。

2. 健康帮扶

先诊疗后付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户、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在荣昌区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患者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只需在出院时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付医疗费用。

资助参保。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一档的特困人员,按照个人缴费100%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按照90%给予定额资助;对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低保边缘户,按照70%给予定额资助。上述人员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二档的,统一按照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一档个人缴费标准的100%给予资助。超过资助标准的个人应缴纳资助参保费用由参保对象自行负担。上述人员享受资助参保的标准,按参保缴费时就高身份确定,享受资助参保后人员身份发生变化的,不再进行差额补助。②纳入资助参保范围且核准身份信息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户、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动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实现低收入人口全面参保。过渡期内,上述人员在71日至1231日期间参加当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不设待遇等待享受期。③脱贫人口医保资助参保渐退政策。未纳入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稳定脱贫人口,执行资助参保渐退政策,对其参加2022年、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的,分别按照100元、50元标准给予定额资助,2024年按规定退出,不再享受资助参保政策。

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①大病保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起付线维持在全市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稳定在60%左右,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不设封顶线。②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监测对象和低保边缘户不低于60%。建立依申请救助机制,将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和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其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支付后,符合规定的个人支付费用,一事一议,酌情予以救助,防止因病返贫致贫。③稳定基本医保住院待遇水平,确保区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自付比例总体保持在70%左右。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实际,逐步扩大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范围,提供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综合服务,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四类重点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

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监测对象:经区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和民政部门认定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户等7类人员。②监测标准:当年内符合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报销后,自付费用达到乡村振兴部门确定的监测标准2倍及以上的人员(2022年标准为14000元及以上),纳入我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监测范围。③监测对象超过当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参保期的,不设待遇享受等待期。

3. 住房安全

农村危房改造。①对象范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主要为经鉴定唯一住房安全属于C级或D级,或认定确属无房户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已实施过农村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变成危房且农户符合条件的,可将其再次纳入支持范围。住房达不到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要求的农村低收入群体,通过拆除重建、加固改造等方式对住房实施改造的可纳入补助范围。补助标准。C级危房改造补助1万元/户,D级危房(或无房户)改造补助3.5万元/户(其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补助2.1万元/户)。

4. 饮水安全

改善农村供水设施条件。“三个一批”:建设改造一批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改造一批标准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管网。取水方便程度: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或取水距离不超过400米、垂直距离不超过40米为达标;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或取水距离不超过800米、垂直距离不超过80米为基本达标。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为达标,90%—95%为基本达标。提升人均可供水量。每人每天不低于60升为达标、不低于35升为基本达标。新建或改造的集中供水工程,人均用水量不低于所在区域用水定额,供水保证率提高至95%以上。到2025年,农村居民可供水量提升至人均120L/天以上,无稳定水源的偏远地区提升到人均60L/天以上。提升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净化消毒设施配套建设,加大水质安全监管力度。对分散式供水的用水户,可采用“望、闻、问、尝”等简便方式进行水质现场评价,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可评价为基本达标;也可进行水质监测,水质监测结果符合GB5749的规定为达标。

5. 兜底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17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1元。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员、一至二级重残人员、患有重大疾病人员、70岁以上老人、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给予分类重点救助,可在其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再对其本人进行分类重点救助。分类重点救助标准为:残疾人员每人每月40元;一至二级重残人员、患有重大疾病人员和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60元,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每人每月100元,此五类对象不交叉重复享受,但属残疾人可同时享受残疾人员分类重点救助。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32元。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为三档:一档全护理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每人每月300元、二档半护理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每人每月200元、三档全自理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每人每月50元。

(二)产业帮扶

小额信贷。支持对象为脱贫人口,以户为单位发放贷款,免担保免抵押。边缘易致贫户可参照执行。贷款金额原则上5万元(含)以下,对个别有需要且有还款能力的脱贫人口,可根据情况追加贷款不超过10万元,5万元以上部分贷款(按贷款余额计算)不予贴息,不纳入风险补偿范围。1年期(含)以下贷款利率不超过1年期LPR1年期至3年期(含)贷款利率不超过5年期以上LPR,贷款利率在贷款合同期内保持不变。贷款期限为3年期(含)以内,可续贷或展期1次,续贷或展期期间各项政策保持不变。财政资金对贷款适当贴息,地方财政可根据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确定贴息比例,保持过渡期内政策力度总体稳定。对因个人主观恶意而调整出列、不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户,银行机构要及时收回贷款或转为农户贷款。对恶意拖欠银行贷款、存在逃废债行为的,要纳入失信债务人名单。

(三)就业帮扶

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开展就业帮扶。组织动员有实力、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用工主体,提供适合雨露计划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畅通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渠道。启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招聘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等招聘方式,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等对接就业帮扶活动。

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在户籍所在县以外区域稳定就业3个月及以上的,按500/人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离校未就业求职创业补贴。荣昌区户籍登记失业的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脱贫人口、残疾人家庭、身有残疾、特困救助供养的离校1年内高校毕业生,按500/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离校未就业求职创业补贴。

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对象范围:当年到市内区(县)外、市外就业的我户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补助标准:能提供报销凭证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按外出务工乘坐火车硬座、高铁(动车)二等座和省际(县际)班车客运的往返票据据实补助;对无法提供报销凭证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按区(县)外市内就业50元、到市外就业20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补助(含往返费用)。

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对象范围: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脱贫人口、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网络商户、创业前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群体。②贷款标准:个人,上限为20万元∕人;合伙,符合条件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贷款额度上限为每人22万元,贷款总额不超过11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③财政贴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50BP以下部分,由借款人承担借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财政给予补贴。对满足当年实现稳定就业岗位95%以上的小微企业给予不超过1%的贴息支持。④贷款期限:个人(合伙)≤3年;企业≤2年。

创业补贴。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首次创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正常经营1年以上3年以下,带动就业3人以上,按规定给予8000/户的一次性创业补助。

税费减免。对象范围: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低保家庭人员。②主要内容:上述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每户每年144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公益性岗位。①对象范围: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②主要内容: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按照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岗位补贴标准,原则上不高于当地城镇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对聘用期满仍然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人员,可按程序再安置一次,公益性岗位补贴期限重新计算。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按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2/3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职业培训。①人社部门:脱贫人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创业培训企业职工培训除外),培训期间按照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生活费(含交通费)补贴,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30天。每人每年领取一次,并实行实名管理,与失业保险金不可同时领取。

乡村振兴部门。

对象范围:全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和低保人口,年龄在16—60周岁(不同专业可适当拓宽年龄范围),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劳动力或半劳动力。12个市级贫困村年龄在16—60周岁(不同专业可适当拓宽年龄范围),所有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农村劳动力或半劳动力。主要内容:主要设置有中式烹饪、中式面点、汽车美容、家政服务、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专业。参加乡村振兴部门组织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学员,培训结业后由区乡村振兴局按每人每天40元标准发放误工补贴补助到人(按实际考勤结算)。技工培训30天。

(四)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

万企兴万村。4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41个村,投资兴业,开展消费帮扶和公益捐赠。

村帮扶持续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选派58名驻驻村干部,夯实村级党组织建设,抓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带领群众抗疫抗旱,推动持续稳定增收。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电子政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