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街镇 > 昌州街道 > 工作情况
昌州街道:改“旧貌”补“里子” 增“颜值”强“面子”
日期:2020-11-06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核心提示】昌州街道深入践行《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在区住房城乡建委指导和支持下,全力推进塘坝街、种猪场家属院11个654户、 11.5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确保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综合改造,旨在通过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将“十指连心”贯彻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让全面小康有颜值、有品质。

在金昌大厦小区,纵横交织的脚手架和密不透风的防护网已完成搭设;在防疫站家属院楼梯间,污秽不堪的水泥地正被崭新的地砖取代;在塘坝街小区,各楼栋顶层防水工程正在进行;在种猪场家属院,居民门前的雨污管网正加紧更换……看到自家小区即将“旧貌”换“新颜”,居民们个个喜上眉梢、乐在心头。

老旧小区改造,关乎民生福祉。在区住房城乡建委指导和支持下,昌州街道切实“十指连心”效用,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全力推进11个老旧小区35幢居民楼的改造工程,让全面小康有颜值、有品质。



摸清实际  “十指连心”通民意

11月4日,昌州街道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十指连心”走访调研活动,搜集群众对老旧小区的意见建议。刚一看到代表和委员们的身影,种猪场家属院老居民丁玉芳就满心欢喜地把大家请到家里面。

“我们天天盼,终于盼来了大好事!”84岁的丁玉芳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子”,皱纹里堆满了笑容。

种猪场家属院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无专人管理,看上去破败不堪。走进小区,一棵从未修整过得大树遮天蔽日,与斑驳的外墙,共同诉说着光阴的故事。院坝里遍地落叶,不仅坑坑洼洼,还长满了青苔。丁玉芳家住在一楼,因小区雨污管网陈旧,下水道经常堵,让其苦不堪言。“修一次管半年,堵了修、修了堵。”丁玉芳无奈地说。

“能不能给我们小区也纳入改造范围?”在去年年底的全区“十指连心”大走访中,种猪场家属院集体提出了意见。随后,昌州街道第一时间在该小区召开了院坝会,充分问民需。

该小区居民提出纳入改造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小区年久失修,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里子”;二是,该小区进出百竹园的通道之一,大家进进出出看到小区“破烂样”,丢了居民们的“面子”。

与此同时,昌州街道多个老旧小区均提出了改造需求。尤其是,随着我区部分老旧小区相继改造完成,该街道老旧小区的居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全都坐不住了。

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昌州街道精准对接需求,多次开展“十指连心”集中走访活动,并积极组织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对辖区所有老旧小区的“痛点”“堵点”进行了排查梳理,绿化缺失、管线不规范、配套设施不足、乱搭乱建现象突出等问题随之摆在了桌面上。



聚焦“痛点”  精准发力解难题

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呼声高、意愿强烈。为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3月,区政府印发《荣昌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将用三年时间逐步推进全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好消息传来,居民们个个欢欣鼓舞。

“谁先改?”“怎么改?”“群众说了算!”一场场“十指连心”院坝会在昌州街道所有老旧小区全面展开。“每个老旧小区的具体情况不同,群众的需求也不同,我们不可能‘一刀切’。”昌州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该街道采取分片实施的方法,让百姓“下单”,街道按需“上菜”,同时根据各小区周边风貌,“一对一”进行规划设计。

六建司片区建筑色彩采用大面积的米黄色,局部点缀咖啡色和白色,使整个建筑立面呈现出明亮色彩;塘坝街片区建筑色彩以浅色系为主,局部点缀深灰色和咖啡色,并配有部分明黄色,使整个街区明亮、活泼……在区住房城乡建委的指导下,该街道精心绘制规划图,几易其稿,力求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的美观大方、整洁靓丽,赚足“面子”。

改造管线、规范消防设施、增做屋面防水、铺设地砖、刷新墙面……根植群众需求,该街道分门别类开展专项整治,在补设施、增功能、优节点、美环境上下足功夫,切实补齐各老旧小区宜居生活的“里子”。

改造前问需,改造中问计,昌州街道全面激发《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的效用,切实将群众所期所盼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肯定。



提速增效增强群众幸福感

11个工程项目,整改内容繁多,工程进度和质量是否达标?昌州街道设置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部,抽调专人、设立专班,实时督导工程建设。“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预计明年6月底前可全部竣工。”昌州街道项目负责人说。

改造涉及654户居民,改造过程群众满不满意?11月1日起,昌州街道以全区“十指连心”走访月活动为契机,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对老旧小区全体居民进行集中走访,并发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11月4日,海棠广场对面的塘坝街小区内,居民楼顶层防水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天空虽然没有一丝降雨的痕迹,但个别居民楼的楼梯口依然在滴答滴答下着“小雨”。在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面前,居民往日的“愁容”早已烟消云散,因为楼梯口的一滩滩稀泥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只要一改造,我家的门面就值大价钱了!”看到整治效果图,塘坝街沿街商户钟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看来,本来破旧不堪的一条老街,就要改造成了现代气息浓厚的商业步行街。

脚手架和防护网将金昌大厦小区包裹得严严实实,小区居民压抑不住地欣喜。“我们小区以后再也不是‘灰头土脸’的模样!”居民严鑫高兴地说。

种猪场家属院里的雨污管网正在铺设,丁玉芳扶着门框看了小半天,由衷地说:“感谢党和政府,以后下水管道再也不会堵了。”

居民们的喜悦之情写在了脸上,言语里全是满意。

“接下来,我们街道将对辖区所有老旧小区陆续实施改造提升,让全面小康有颜值、有品质。”昌州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说。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