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生态环境局 > 工作情况
【聚焦】荣昌:以“两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 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日期:2024-05-11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前不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第五批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名单,荣昌成为五个上榜区县之一。这也是我区继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色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后,又一次斩获的生态环境领域荣誉。


初夏时节,走在荣峰河畔,水面碧波荡漾,岸边芦苇随风摆动,三三两两市民或闲庭信步或拍照留念,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铺展眼前。


    水清岸绿,既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生态文明保护的成果。自开展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以来,我区围绕“两山”理论,投入约25亿元进行濑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及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等项目,采取大气污染防治“三大能力提升”等措施,补齐环境短板,提升绿水青山“颜值”。


—系列措施,成效初显—


在水环境方面,濑溪河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Ⅲ类;完成荣昌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建成镇街污水处理厂18座,建成投入2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81万吨/天;建立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布设300余个监测点位、覆盖151条河流,每月研判水质变化趋势,对全区地表水进行全面评价和精准施策。


    在气环境方面,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7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8天,位列市29个重点区的第13位,同比提升14位次;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7微克/立方米。


    在土环境方面,完成31.7万亩营造林计划,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44.11%,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7.68%,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逐年提升。


生态环境“颜值”的不断提升,也为荣昌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价值。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区在夏布小镇、万灵古镇、安陶小镇、古佛山等景区,推出了放肆音乐live、音乐嘉年华、饕餮美食街、80年代巡游表演等兼具古风和现代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优良的自然风光和颇具特色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荣。数据显示,“五一”期间,荣昌共接待游客104.72万人次,同比增长59.05%;全区商贸企业销售额逾1亿元,同比增长25.85%。


一串串飘红数据的背后,是荣昌不懈深化“两山”转化“价值”的探索。近年来,我区通过“生态+修复补偿”“生态+复合产业”“生态+文旅”“生态+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化、智慧化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在“生态+修复补偿”方面,建成13公里荣峰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了猪文化长廊、人大生态文化园、眼镜产业园等15个景观板块。建成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成功举办国际铁人三项、国际马拉松等众多国际赛事等。


    在“生态+复合产业”方面,以保护濑溪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容定量推进养殖从“散乱”到“有序”,高标准推动养殖环境从粗放到精细,循环利用实现养殖粪污从“污染源”到“生金宝”,探索出一条流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好路子,打造了集保种育种、智能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大数据信息化等全产业链及新业态于一体的荣昌猪产业集群。


    在“生态+文旅”方面,依托濑溪河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举办“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千年荣昌·品味巴蜀”等活动,全网总曝光量约1.6亿人次;创新开展第八届七夕河灯旅游文化节,获评“重庆十大优秀夜间特色活动”等。


    在“生态+农业”方面,依托红薯集中育苗中心、红薯保种保鲜窖藏库等项目,建设万亩红薯产业示范基地,构建农商联系紧密、产销衔接畅通的粉条产品供应链体系;建立粉条产业联农带贫机制,带动1200余人实现就业,粉条产业在川渝地区市场占有率超过80%,总产值超过15亿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荣获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不仅印证了荣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态优势,同时也是对荣昌践行“两山”理念的进一步肯定。接下来,荣昌将以建设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厚植“含绿量”,提高“含金量”,进一步推动荣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融合发展。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电子政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