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宪行政,推进依法行政及配套措施的落地落实,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荣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区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单位内学法用法情况。
1.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区局党委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将其纳入《2024年度区公安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见》重点学习内容,并在《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中作出明确要求。
2.区局党纪学习教育做法被列入《全区党纪学习教育典型案例》。自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区局紧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严密组织推进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滴灌,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推动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公安队伍见行见效。
3.严格落实区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二)普法责任机制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草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暂行)》,加强荣昌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协调配合。与检、法共同会签《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加强“打财断血”工作的暂行办法》,建立协作机制,加强案件线索、案件移送衔接、案情反馈通报、信息共建共享等工作。
(三)坚持协作配合机制,开展“以案促改”行动。
按照《重庆市公安机关支持配合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发挥法制牵头作用,积极配合监察机关查办案件,配合监察委查办案件17次。每月对区局办理刑事、行政案件进行筛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党员公职人员进行登记,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党员公职人员违法犯罪线索28条。
组建“以案促改”工作专班,发动全局各办案单位,并以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落实点,对相关执法共性问题开展清理、整改、落实责任。在清理、整改落实阶段,专班发动各办案单位一起梳理问题、发现问题,予以归类形成问题清单,公开挂网,督促整改落实,监督立案巡查5622起。配合区司法局对区局40件行政案件进行评查,切实做到以案促改,推进执法体制改革。
(四)强化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按照《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公通字〔2018〕26号)《重庆市公安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区局已对办理的936件行政处罚法律文书对外公示。
行政相对人不服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而提起行政复议16件,维持13件,当事人自行撤回复议申请2件,1件未结。提起行政诉讼共7件,当事人自行撤诉2件,法院判决驳回5件。参加二审诉讼2件,均判决驳回。通过做好复议应诉、国家赔偿和刑事复议工作办理,有效地促进了全局公安民警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维护了法治的尊严,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五)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构建系列警务协作机制。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全国性、区域性警务合作机制框架下,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围绕“管理服务、社会治安、打击办案、资源共享”等内容,区局先后与四川泸县、内江市、隆昌市、资阳市、眉山县等市县签订13个《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警务合作机制》及相关《警务合作补充协议》,并建立协调会议机制,构建社会治安跨区域一体化协同治理体系,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平安稳定的环境。
2.做实惠民警务工作。严格落实《重庆市荣昌区城乡人口有序流动迁徙制度》,在市局政策框架下,最大限度放宽我区落户条件,为重庆好德五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瑜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荣昌相关企业、群众办理在荣落户手续1049人。发挥“渝西川南”一流车管所作用,年均吸引5万名外地学员来我区驾考、拉动消费年均2500万元以上。严格落实“全国通办”“川渝通办”“全网通办”,受理各类中国公民出国境证件11490证次,同比去年增长13%;受理外国人签证申请52证次,同比去年增长13%。多举措延伸服务触角惠民便民,屡获群众和企业赞誉,持续保持零差错、零投诉的“双零”记录。
(六)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研判预警涉稳风险隐患。积极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及时发现家庭、感情、邻里、工作、债务等方面个体隐形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已运行的8个“老马工作室”调处作用,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发现在萌芽状态、消除在初始阶段。共排查矛盾纠纷4793条,成功化解4754条,其他程序39条,化解率99%,及时做好了源头预防化解工作,实现个人、群体性“民转刑”、“民转极”、“民转命”案事件零发生。
(七)加强校园法制宣传教育。
组织未成年防性侵、防欺凌进校园活动。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制作直观的PPT、短视频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结合全覆盖选聘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工作,选派精通业务、善于沟通的民警,深入学校开展防性侵、防欺凌座谈会以及警示教育。同时,联合区教委对已发生校园欺凌和性侵的校方管理班子进行约谈。
(八)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
1.强化巡逻勤务职能质效。优化设置32条必巡线、169个必巡点,持续推进机关警力叠加城区夜间重点部位巡防守护,严格落实每日点名调度和视频巡查机制,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控制力,每日出动185人开展常态化巡逻工作,根据警情的重要复杂程度,把警力合理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要的夜市、居民区、重点单位等重点地段,不断提高社会面的“见警率、管事率”。
2.强力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区局扫黑办紧紧围绕《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实施,在我区利用线上网络新媒体和线下走访入户等方式,广泛宣传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充分提高全社会知晓度,增强人民群众运用法律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息和能力。向全区居民发送宣传短信20万余条,制作宣传横幅250余幅,发动区级媒体宣传5次,在全区张贴、发送海报、传单等资料7000余张,通过LED滚动播放200余个,利用“赶场”、“院坝会”、“恳谈会”召开扫黑除恶宣讲21次。今年全区“裸聊”类敲诈勒索仅发案2起,防范宣传成效突出。累计移诉九类涉恶案件犯罪嫌疑人98人,已提起公诉52人。
3.积极推进“全民反诈”纵深发展,全力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反诈中心每日对涉诈警情开展分析研判,倒追资金流向,对案件线索进行汇总分析,确保每案必研、每案必查。同时加强指导各办案单位开展紧急情况“秒止付”,全面清理各单位冻结资金处置情况,冻结涉案账号1367个、冻结涉案资金4431.32万元。24小时值班开展电话预警劝阻及上门劝阻工作,精准宣传防范,开展电话预警94982人次,成功劝阻13320人,推送涉诈线索98条,为群众避免潜在损失164万元。依托现有合成作战力量,强化跨地域的合作办案机制,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罪犯,围绕“两降两升”目标,严格落实“涉案线索快速落查”工作机制和侦查办案主体责任,坚持打防并举,强化拦截预警和追赃挽损,共打击帮信犯罪嫌疑人197.5人,诈骗犯罪嫌疑人99人,共返还涉案资金1084.65万元。
(九)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重点领域治理。
积极创建“传统+现代”的多重宣传模式。紧密把握法治宣传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宣传,持续加强1.10人民警察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典护民企 渝法同行”主题宣传月、“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5环境日、6.26禁毒宣传日、12.2交通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点时段的宣传活动,结合区局工作实际,制定活动方案,重点突出对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及特殊人群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围绕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活力、防范风险等,深入学习宣传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扩大受众范围,提升法制宣传实效。
二、存在的问题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虽然2024年区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群众期盼和执法现实需要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提升。
(一)执法主体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执法人员法治意识不强,难以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和新形势下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要求,仍处于“凭经验”执法阶段,执法为民理念树立不牢,执法规范化责任心和水平能力有待提升。
(二)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各警种之间的人才较为单一,与当前公安机关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有很大差距,对既懂专业法律知识,又懂网络科学技术和侦查办案的复合型人才较少,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目前的培训机制难以完成。
(三)执法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精细。法制、督察等业务警种的执法监督机制虽然建立,但运行不够顺畅,执法监督科技化水平不高,大数据监督对执法水平和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法治理念建设,提升法治意识水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法治政府、法治公安建设,加大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深入学习,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法治建设。
(二)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狠抓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公示、重大案件法制审核监督力度,对行政执法中,执法方式粗暴、执法态度恶劣,引发群众不满的执法活动,加强纪检督查核查。进一步完善法治机制建设,建设健全执法办案责任追究制,加大民警执法过错和执法不规范追究力度。
(三)加强执法培训,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建设。以强素质,促规范大培训为契机,加强对民警执法培训,通过开展旁听庭审活动、办案技能实操比武、执法活动培训等,不断提升民警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诉讼意识。
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
2024年12月31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