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 索号 ]
  • 11500226MB1D37341C/2022-00002
  • [ 发文字号 ]
  • 荣昌府发〔2021〕22号
  • [ 主题分类 ]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 体裁分类 ]
  • 计划、发展目标
  • [ 成文日期 ]
  • 2023-01-10
  • [ 发布日期 ]
  • 2023-01-10
  • [ 发布机构 ]
  • 荣昌区大数据发展局
  • [ 有性 ]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荣昌区数字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日期:2023-01-10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荣昌区数字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政府1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荣昌区数字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〇二一年十一




第一章规划总则 5

第一节规划背景 5

第二节规划依据 6

第三节规划范围 7

第四节规划期限 8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9

第一节发展基础 9

第二节存在困难与不足 11

第三节面临发展机遇 12

第三章总体要求 14

第一节指导思想 14

第二节发展原则 14

第三节发展目标 15

第四章重点发展任务 17

第一节推进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 17

第二节打造荣昌区数字经济产业园 19

第三节推进数字社会建设 21

第四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23

第五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25

第六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7

第七节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9

第八节推进数字技术创新 31

第九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33

第十节筑牢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底线 34

第五章保障措施 36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建设 36

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发挥引导作用 36

第三节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 37

第四节加强政策支持,强化项目带动 37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数字产业是数字产业化的产业形态,是指以数据为核心要素,以算力算法为关键支撑,以数字技术融合为主要动力,以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的新兴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数字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数字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根据《重庆市荣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一节 规划背景

荣昌区位于重庆西部,东靠大足区、永川区,西接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南邻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北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接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提升荣昌特色化功能,建设与成都相向发展的“桥头堡”,荣昌迎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荣昌是世界优良猪种“荣昌猪”原产地,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定点举办地,具有较好的聚集功能、扩散效应和服务水平,极大力度促进周边地区的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往此地聚集,有利于凝聚各方技术人才,具备发展数字产业良好优势20182月荣昌高新区获批为全国首个以农牧高新产业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20194月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同时荣昌拥有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具备优化完善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2020年,荣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9.8亿元,同比增长4.9%,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全市区县第一。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6户,市级科技型企业89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家,形成了消费品、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运动健康与农牧高新为主的“6+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2020年,荣昌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2.74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2%


第二节 规划依据

国家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

重庆市:《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渝府发〔202013号)、《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渝府发〔202018号)、《重庆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2078号)等。

荣昌区:《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关于制定重庆市荣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重庆市荣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荣昌区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等。


第三节 规划范围

规划立足当前,对远景目标进行战略构画,就分阶段实施远景目标作出具体安排,着力完善数字产业生态。以数据中心聚集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群为抓手,培育一批具备领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本地优质企业,落地一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龙头企业。围绕数据融合新业态突破,大力创新多业并进,促进新技术新业态协同发展,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大数据应用赋能工业制造,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大数据与本地重点制造业、特色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大数据应用惠及农业产销。以大数据助推政府管理精准化,深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数据互联互通与开放标准体系,提升政府监督管理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加强对社会治理相关领域数据的归集、发掘及关联分析,为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数据支撑。


第四节 规划期限

规划期:2021—2025年,展望期:2026—2035年。



第二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荣昌区数字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等事关荣昌重大事项已列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渝西川南综合物流园等4个荣昌重大项目纳入川渝共同实施,与毗邻地区达成合作事项97项,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全面开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顺利推进。泸州、内江、永川、荣昌四个国家高新区成立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泸州港务集团供应链管理公司在荣昌建立“无水港”码头,泸州云龙机场集团在荣昌设立“城市候机厅”,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已建成内江分中心,推动建好“经济圈”、唱好“双城计”,加快构建成渝一体化示范区。在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同时,初步形成了消费品、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运动健康与农牧高新为主的“6+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GDP增速、人均GDP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跻身全市第一方阵。

农业大数据应用引领发展。在畜牧业领域,推进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生猪交易市场等平台,加速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实现“养殖—屠宰—加工—交易”的全程溯源、全程监控、全程服务、全程公开,以及动物防疫检疫、无害化处理、养殖环境监管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在农业种植领域,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应用,开展种植物联网监测,实现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和专家在线指导。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荣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电子商务领域,依托“互联网+提升传统商贸业,推动线上线下互通融合,积极推进我区电子商务发展,培育电商品牌,重点发展农村特色电商,2020年网络零售额28亿元。在物流信息化领域,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提升生猪平台交易标准化水平。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完成渝西国际商贸物流港和起跑线食品公司冷链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在旅游领域,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和景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区旅游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

信息化助力荣昌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贯彻落实“云长制”,建好“数字荣昌”云平台,确保“一朵云”承载机制系统迁云上云完成19个,上云率100%整合区级部门自建非涉密信息系统,建好智慧政务管理服务系统,构建一户通行的“荣快政”,整合率达到100%已建区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系统,实现与市级共享系统的对接和互联互通,推进区政务数据聚通用。以建设城市数据大脑为核心,推进荣昌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党政工作一舱指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急管理一网调度、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层服务一网治理、全域数据一云承载运行管理新机制。围绕“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深化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生态宜居等各领域应用,推进建设数字城管、智慧林业、智慧应急、大气环境监测、雪亮工程、智慧停车、智慧政务等智能化创新应用20余个,城市公共区域视频联网率99%,大数据智能化进一步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管理增效。

“十三五”末期,数字产业增加值达到22.74亿,同比增速7.2%,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2%7.8%。全区4G基站数达到2987个,城镇地区实现深度覆盖,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00%。基础电信企业完成LTE网络端到端IPv6改造及固定宽带网络与门户的IPv6改造,基本完成IPv4IPv6演进。全力推进5G通信网建设,全区完成5G基站建设694个,实现5G连片测试组网,5G应用发展驶入高速车道。


第二节 存在困难与不足

数字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从全市和地区来看,荣昌数字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如数字产业结构不够完整,缺少具有较大规模、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对全市和地区产业带动效果有限。由于高端产业资源不足,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各环节尚未形成上下游协作发展模式。同时,传统企业对大数据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理念不足,企业创新支撑乏力,内部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对数据的管理技术和架构落后,不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

数字产业发展专业人才欠缺。数字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传统的发展模式和人才数量不足以支持数字产业发展,对数据分析运营能力提出了挑战。目前,荣昌区域内无建成投用的大数据相关专业培训高等院校,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对行业领军人才、大数据科学家等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强。

数字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数字产业发展必须实现数据信息自由流动和共享,数据不开放、不共享,数据整合就难以实现,数据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受制于前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欠缺完备的数据信息收集体系,数据聚、通、用体系尚不完备,数据开发、利用难以实现。

数字化应用程度不高数字技术与各行业领域融合应用范围不广、程度不高。智能化应用场景多停留在信息化系统建设阶段,政务与公共服务等关联性应用场景协同度低,产业数字化转型较缓慢,制造业数字化程度不高。


第三节 面临发展机遇

当前,数字产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增长,成为各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抓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给荣昌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在产业协同、创新协同、机制协同等方案合作持续深入,川渝签订《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数据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给地处成渝腹心的荣昌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开放合作、集聚发展,构建以畜牧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产业,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加快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第二节 发展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立足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新产品新服务新应用示范,培育发展新消费新业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引导促进要素集聚,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鼓励市场主体依靠自身素质吸引生产和资源要素。

——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统筹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鼓励原始创新、推动集成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速集聚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强化数字技术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引导优质企业和资源要素集聚,做大增量和优化存量,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协同发展,全面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渗透融合,促进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快速发展,培育平台经济,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优化环境,开放共赢。把握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契机,深化对外开放,加大引资引智引技力度,高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以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建成10个互联网镇、100个互联网村,建成5G通信基站3089个,新型智慧城市核心基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基本形成产业发展体系健全、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技术创新能力突出、数据资源要素富集的数字产业发展格局。


第四章 重点发展任务

第一节 推进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

坚持“国家平台、公益主体、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服务市场、造福三农”的目标定位,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建设思路,按照“立足成渝,服务全国,引领世界”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畜牧科技城平台优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搭建生猪单品数据资源中心、安全中心、应用中心、运营中心及创新中心“五大中心”,形成“1+N区域中心架构”。打造数据标准化、资讯化、产品化、要素化、资产化等“五大数据应用”,推广运用荣易管、荣易养、荣易医、荣易买、荣易卖、荣易贷“六个品牌”,实现生猪产业数据化、数据产业化,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成为服务政府决策、市场主体的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川渝畜牧大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建立川渝生猪大数据智库及产业联盟。做大做强国家级生猪电子交易平台,搭建基于区块链的猪肉溯源平台,打造国家级生猪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生猪产业数字经济在全国形成示范。加快布局全国性区域分中心,加强生猪产业数据汇集、分析应用、信息共享,推动电商大数据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引领畜牧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依托生猪电子交易平台积累的海量可靠的生猪交易实时数据,全面掌握影响猪价波动的因素,为有效破解“猪周期”难题提供精准决策支撑。全面监控和分析涉猪领域数据,实现疫病预测预警,并提供精准、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采集与分析全产业链大数据,使养猪生产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分析生猪养殖业废弃物处理和环境承载力监测数据,减弱生猪养殖对环境资源的压力。

专栏1

生猪大数据门户网站建设。建设生猪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展示查询、资讯发布、资料下载、数字产品陈列、线上论坛、“六个数字品牌”运用等“一网通”功能。

生猪“云仓”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六个品牌”为基础,建设生猪数据“云仓”平台,到2025年全面运行荣易管、荣易养、荣易医、荣易买、荣易卖、荣易贷“六个数字品牌”。一是服务数字监管的“荣易管”,即生猪区域化管理系统2.0版,打造非洲猪瘟防控与监测“荣昌模式”,打通政府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服务智能生产的“荣易养”,即养殖投入品及生产管理系统。服务养殖中小企业。三是服务生猪养殖的“荣易医”,即以动物保健为导向的生猪医养检共同体,为兽医、兽药、养殖户、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四是服务百姓餐桌的“荣易买”,即生猪溯源体系,在服务地方生猪品牌及优质猪肉食品方面开展应用(包括智能耳标以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五是服务生猪交易的“荣易卖”,即国家生猪交易市场交易平台,加快生猪活体交易向白条与活体并行的转型,打造冷链仓储、精深分割、物流配送一体覆盖川渝地区的生猪白条交易中心,建成川渝片区生猪期货交割库并正常运转。六是服务全产业链的“荣易贷”,探索开发生猪金融服务,为生猪全产业链用户提供贴心、专业、高效的数据查询、数据保险及数据金融服务。通过“六个数字产品牌”的开发建设,汇集生猪全产业数据,逐步形成生猪数据“云仓”。


第二节 打造荣昌区数字经济产业园

以荣昌国家级高新区、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为基础,高标准建设荣昌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发展功能布局,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能力,推动资源要素孵化聚集,打造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发挥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深化布局农牧高新、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产业集群化发展。承接成渝两地产业配套,重点发展智能农牧机械、专用机械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光伏组件,积极培育节能环保装备等其他高端装备产业。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转移,主动融入重庆“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打造产学研高度融合的中国西部电子电路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西部电子电路产业高地,重点发展电子电路、计算机外围设备、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核心零部件及设备制造,积极培育新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强数字内容、区块链、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安全等领域招商引资及培育孵化,全面布局发展数字产业。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能力,培育一批大数据、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科技“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区域范围内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数字产业发展平台,借助智博会、双创大赛交流展示平台,支持企业快速进入行业发展深水区,促进企业加速成长。2025年,基本完成荣昌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入驻企业达到20家以上,年产值达到1亿元,新增就业1000余人,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

专栏2

规划建设荣昌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提升区数字产业发展水平,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生态,规划建立“荣昌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初步规划产业园区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入驻200余家创新型企业,提供约4000个就业岗位。一期规划3000平方米,可容纳企业25~35家,根据发展进度逐步推进二期、三期建设。按照“引进一批,转型一批,孵化一批”的原则,积极与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华为、阿里、腾讯、航天科工等)接洽,优化招商政策,引入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区内现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引导,国企带头,各类企业同步跟进,转型一批现有企业;结合荣昌及其周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特点,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需求,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培育科技型“专精特新”企业,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

优化数字产业布局。智能装备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智能化饲料加工生产线、绿色化饲料加工单机设备,重点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重庆汽摩关键零部件产业园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持续建设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重点研发微型、便携、智能化的计算机外围设备,支持引进FPC柔性电路板、柔性屏、麦克风、受话器、无线通信模组及其零部件、可穿戴智能设备等项目;积极引进物联网企业,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培育发展高端工业软件,机会发展传感器、感知设备制造等。


第三节 推进数字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便民惠民、开放共享、高效协同为原则,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民生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优先建设公平高效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推进优质智慧教育服务普惠发展,打造覆盖城乡的智慧医保和智慧就业社保服务体系,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与养老体系,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利用“应指工程”“雪亮工程”的防控布控能力,逐步提升提前预警、分析研判、辅助决策功能,逐步实现社会治安一体化防控。推广生猪全产业链溯源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保障食品安全可追溯、可监控、可追责,增强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进出口产品等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追溯意识,大幅提高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比例,逐步提升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提升。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推动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智慧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大力发展新零售,鼓励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川南渝西区域性电商产业园。建好“在村头”直播基地,提升网络短视频拍摄、多媒体编辑、直播带货、品牌代运营、本土网红培养等服务功能,完善直播电商生态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优化升级农村电商和快递业务服务质量,建设区、镇、村三级电商物流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电商站点服务能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重点打造系统感知和数据采集的现代综合智能型物流系统,全面提升物流智能智慧化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成智能化的现代“智慧物流”产业体系,打造成渝腹心物流枢纽节点。

专栏3

推进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建设。打造川南渝西铁路物流枢纽,围绕区域大宗货物运输,加快推进粮食等大宗物资仓库、集装箱堆场、装卸月台等场站设施建设。启用永荣城乡共同配送中心,优化城乡居民生活用品配送资源,促进城乡配送降本增效。支持建设完善网络货运平台,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通道,提升江海联运通道服务功能,聚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物流节点,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有效物流保障。

推进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差异化建设一批内外贸相结合的专业市场。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商务,探索建立反向定制(C2M)产业基地。

推进荣昌区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建设。支持电商快递集聚发展,完善互联网+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仓储分拨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园区孵化功能。打造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及快消食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的电商物流综合园区。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荣昌区电商分拨中心为核心,合作共建乡镇集配中心、农村电商物流服务站,形成区、镇、村三级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电商站点服务能力,发展农资农产品端到端配送供应模式,对接城乡产销需求,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第四节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抢抓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机遇,围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加快数字技术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治理等全面渗透,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促进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作协同,强化部门政务数据资源与涉农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大数据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积极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打造数字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深入挖掘农村在推进数字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潜力,培育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推进手机“新农具”应用,全面提升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能力。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村务云·在村头”建设,健全农村数字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开展在线组织帮扶,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治乡村。到2025年,建成农业产业数字化示范点40个,建成“互联网小镇”10个、建成“互联网村”100个。

专栏4

建设国家数字乡村示范先行区。建立乡村经济服务平台;建成投用国家生猪大数据资源、安全、应用、运营中心;开发和完善生猪大数据资源管理应用展示平台;建设全区156个村(社区)在线服务平台;建立农村电商直播运营中心;建设智慧柑橘示范基地5000亩和标准化柑橘商品化处理中心,支持粉条企业技改扩能及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科技平台;建成农业产业数字化示范点40个,到2025年底全区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50亿元。

建设互联网小镇、互联网村。全面提升镇村的光纤网络、无线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覆盖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镇村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农业与服务业、工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建成“互联网小镇”10个、建成“互联网村”100个。


第五节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依托“渝快办”和荣昌智慧政务平台,进一步优化网上办事流程、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推进智能机关建设,搭建协同办公平台,完善优化OA办公系统,搭建覆盖全区各部门、各街镇的视频会议系统,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实现办文办会办事、督查督办、信息报送、工作交流、应急处置等工作移动化、协同式办理,促进跨部门政务业务协同、降低行政成本。搭建数据来源广泛、时效性强的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实现丰富、及时、准确的数据分析应用,支持各级领导决策。贯彻落实数据收集、汇聚、共享、开放、应用、交易、安全、执法监管等制度,强化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分类分级推动政务数据、公共数据、行业数据规范管理、有效流动和开发利用。升级政务数据共享系统,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纵深推进政务数据“三清单”制度。建设好市区政务数据协同试点,推动市、区两级政务数据双向流动。完善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电子证照基础数据库,建设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主题数据库,建设基层党建、便民服务、社会救助、税务信息、农业农村等专题数据库,推动实现行业数据资源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共享交换和合理开放利用。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荣昌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共享服务能力。2025年,全面实现区级各类政务数据横向归集和纵向连通,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政务数据有效支撑行政决策、民生服务和各类行业应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专栏5

智慧政务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推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服务,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理;健全“好差评”评价服务体系,实现“用户-办件-评价”信息全关联;通过事项梳理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减轻办事负担,优化审批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大力开展线上服务,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依托于微信平台构建全区统一的微信版网上办事大厅,增强便民服务功能。

智能机关试点建设。以楼宇智能化、办公智能化、内控智能化、服务智能化为核心,以区行政中心、区行政服务大厅、高新区管委会为试点推进智能机关建设,引领示范全区各级机关建设智能机关,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能力。

市区政务数据协同试点建设。依托区级共享交换平台,建立跨层级跨系统的政务数据“三清单”制度及下沉数据管理规范,承接市级政务数据。充实人口库、法人库等基础数据库,协调推进基层党建、便民服务、社会救助、税务信息、农业农村等专题数据库建设,数据共享统筹协调能力显著增强,区域数据共享应用成效明显提升。

荣昌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以新修订的档案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和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为指导,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和档案服务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的覆盖全馆及区属立档单位的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体系,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共享服务能力,为荣昌高质量发展和发挥“桥头堡”、排头兵作用提供强有力支撑服务。


第六节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中心,在应对重大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紧急事件快速发现、快速联动、快速分派、快速处置,建立全程监控和流程控制机制,实现实时动态监管和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全面实现党政工作一舱指挥、应急指挥一网调度、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层服务一网治理发挥荣昌区位优势,积极引进浪潮、华为、阿里、腾讯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数据中心,与重庆水土云计算中心形成同城灾备、贵安云计算中心和天府云计算中心形成异地灾备,应用国际国内先进成熟技术,提高数据中心抵御灾难打击和恢复能力,全面满足政务、医疗、交通、商贸、金融等各领域数据灾备3657×24小时不间断服务需求。全面挖掘现有数据资源,以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边缘计算、数据安全等相关产业布局和发展。探索建立工业大数据中心,形成数据驱动的工业发展新模式,有效支撑全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打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聚焦“住”,着眼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围绕智慧小区、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公共安全,打造“智慧宜居”城市场景;聚焦“业”,着力提升学业、灵活就业、高效从业、轻松务业、创新创业,围绕智慧教育、智慧就业、智慧营商、智慧口岸物流、智慧工厂、智慧农业等,打造“智慧宜业”城市场景;聚焦“游”,着眼提升旅游体验、便捷交通出行、创新旅游产品,围绕智慧旅游、智慧出行、智慧生态、智慧气象,打造“智慧宜游”城市场景;聚焦“乐”,着眼丰富数字娱乐形式、充实文体娱乐内涵、增强全民体质,围绕数字娱乐、智慧文化、智慧体育,打造“智慧宜乐”城市场景;聚焦“购”,着眼丰富线上线下新业态新服务,围绕智慧商圈、线上购物、智慧监管,打造“智慧宜购”城市场景。2025年,突出实战应用功能,建成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中心2.0版本,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中心,融入重庆市政务数据“两地三中心”体系,围绕“住业游乐购”打造各类智慧应用场景不少于15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专栏6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中心。以建设城市数据大脑为核心,推进大数据资源中心和应用支撑管理平台建设,围绕党政工作一舱指挥、应急指挥一网调度、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层服务一网治理,打造具有荣昌特色的应用系统,全面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水平,形成“三融、五跨”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体系。集约建设部署实体大厅,推动现实城市、数字城市紧密协同,形成集全景展现、仿真预测、指挥调度、决策优化等于一体的大平台。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中心。按照重庆市“两地三中心”建设规划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结合荣昌区发展实际,积极引进浪潮、华为、阿里、腾讯等龙头企业投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中心争取成为成渝双城政务、医疗、金融、交通等数据备份存储基地

打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聚焦“住”,围绕智慧小区、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公共安全,打造“智慧宜居”城市场景;聚焦“业”,围绕智慧教育、智慧就业、智慧营商、智慧口岸物流、智慧工厂、智慧农业等,打造“智慧宜业”城市场景;聚焦“游”,围绕智慧旅游、智慧出行、智慧生态、智慧气象,打造“智慧宜游”城市场景;聚焦“乐”,围绕数字娱乐、智慧文化、智慧体育,打造“智慧宜乐”城市场景;聚焦“购”,围绕智慧商圈、线上购物、智慧监管,打造“智慧宜购”城市场景。


第七节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普及,强化数字技术与荣昌陶、夏布、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助力“中国非遗之城”品牌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装备等数字化装备,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非数字化装备,实现工厂、车间、工序、工段数字化装备换代,提升装备数控化水平。加快实现设备间实时数据交互和协同生产,强化CADCAECAMERPMESSCMPLM等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升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等环节数字化水平。加速标识解析推广应用,面向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和区域,引导建设运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递归节点。加快全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与企业联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培养和聚集工业互联网人才,打造重庆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专项行动,实现制造资源云端协同和平台化管理。支持制造企业开展网络化协同制造,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制造。支持开展智慧农业技术攻关和智能化先行试点,支持大鸿农牧等企业进行智能化养殖软件信息系统开发。加快金融、港口、众包设计服务、旅游、生活等服务业平台建设,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围绕直播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营销等方向,加快培育数字服务新业态。2025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5,建成1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认定35个智能工厂和20个数字化车间,全区规上企业“上云”累计达到300户,全区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高。

专栏7

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与企业联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实现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和聚集,打造重庆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加快全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合作共享机制,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专项行动,引导大型企业加快建立“私有云”“混合云”和吸纳供应链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实现设备联网上云和业务系统云化迁移,实现制造资源云端协同和平台化管理。

建设非遗文化传播分析运营平台。构建荣昌陶、夏布、折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中心,研发数据传播展示平台,建立荣昌陶、夏布、折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业化数据采集、统计汇总、传播展示、运营服务四大体系,增强荣昌陶、夏布、折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统计、传播及产业化营销能力,推进采集智能现代化、统计分析专业化、传播展示新颖化、运营管理规范化,为区委、区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第八节 推进数字技术创新

引进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数字产业龙头企业来荣建设研发机构,联合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在荣昌建设数字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数字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落地,集聚创新资源、扩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融入川南渝西大数据产业联盟,借力联盟研究成果、创新技术、人才、资源、平台等优势,引进转化创新成果,培育提升本地企业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整合产学研用资源优势联合攻关,研发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支持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与电子科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等,推进产学研高度融合发展。支持深度学习、类脑计算、认知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创新,提升数据分析处理和知识发现能力。加与大数据智能化相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沟通协调,积极创建数字产业市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咨询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快建设创业咖啡、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等科技服务平台,积极创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专业化的创新孵化基地,推动创新创业。到2025年,创建1个市级数字产业重点实验室,本地大数据研发成果不少于5项,转化研发成果5项。

专栏8

融入川南渝西大数据产业联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机遇,积极组织引导区内大数据相关院校、机构、企业加入联盟,并在联盟内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宣贯解读国家、市、区有关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协调对接两地金融机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投资两地数字产业创新企业和优质项目,推进川渝两地大数据企业发展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市场共享、资金共享。借力联盟研究成果、创新技术、人才、资源、平台等优势,组织高峰论坛,引进高端人才,转化科研成果,孵化、引进高新企业。

联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重庆邮电大学联合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建立数字技术标准,促进数据共享开放,支持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人才支撑服务、创新技术服务、决策支持服务,开展知识产权共享、行业交流及应用推广等。联合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联合浪潮、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探索创新大数据人才培养和引进、流动与共享、创新创业等试点示范,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实现产业和科研资源有效对接,加快研究成果在荣昌转化并形成产业效益。

建设重庆电子电路创新中心。电子科大与重庆瑜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重庆电子电路创新中心,采取“企业+高校+场景”运营模式,共建研发团队,高校提供技术人才支撑,企业提供场地资金设备保障,政府提供政策引导,形成“政产学研”相互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中心以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为具体应用场景,服务园区,服务产业,服务社会,力争三年内建成该领域类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第九节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准备把握通信网络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和个人化发展方向,科学制定5G通信网络建设规划,深入推进5G网络建设,发挥5G通信网络建设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的潜力。抓住后疫情时代网络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方面发展机遇,进一步丰富5G应用场景,促进品类丰富、高性价比5G终端进入市场,满足差异化需要,带动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开展千兆光纤接入试点和“双千兆示范小区”建设,打造“双千兆”城市。加快智能传感设施部署,进一步加大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部署力度,推动构建窄带物联网(NB-IoT)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系统,提升终端开发、过程管理和垂直应用能力,促进跨行业跨领域共享。深化IPv6升级改造,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与典型互联网应用IPv6升级。到2025年,建成5G通信基站3089个,配套建设5G接入机房160个,5G应用场景建设超过100个,4G基站补盲补弱50个,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

专栏9

持续推进5G建设。推动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通信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推动通信基础设施管理数字化。加快5G建设,2025年累计建成5G基站3089个。实施5G+应用优先行动,推动5G+工业、农业、物流等领域应用,重点企业5G网络全覆盖,打造15G全连接工厂,培育10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示范场景强化网络与应用的协调发展。

第十节 筑牢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底线

坚持数据安全和信息化共同发展的理念,以保障数据安全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风险管理和运营保障能力,建立有效支撑各类大数据服务业务的安全体系架构,提高各级政务系统数据的安全监测、纵深防御、风险管控和应急响应能力,全面保障政务系统和政务数据安全。通过“顶层设计、健全管理、创新技术、协同运营、夯实基础”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做到规划、管理、技术、运行、基础设施全覆盖的保障支撑体系,形成具有主动防御和协同运营能力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重点针对政务数据和重要信息系统,强化数据管理,落实网络安全审查、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密码管理等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关键数据基础设施等领域规章制度。完善数据安全监管机制,提高数据安全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安全应急演练和攻防演习,提高数据安全事件处置协调配合、溯源核查能力。建立健全重要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数据安全态势和发展趋势。完善信息安全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处置信息安全风险预警,严格规范重要数据信息发布流程。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建设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全区数字产业发展工作,统领和协调全区数字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招商引资等建设工作,研究扶持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日常协调议事机制,协调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题。建立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定期检查工作落实和目标完成情况,统计、通报和发布数字产业发展有关信息。组建由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知名专家构成的数字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全区数字产业发展重要决策提供咨询论证和智力支撑。成立数字产业协会,推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等机构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和强强联合,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加速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协助政府对行业进行管理和引导,规范产业发展。

第二节 强化规划实施,发挥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完成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强化政府目标责任,科学引导市场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规划与国家、市级、区级相关战略部署的有效衔接、同步推进,加强年度计划与五年规划有效衔接,与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年度目标、细化任务分工。完善监督评估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规划落实情况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及时公开发布规划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节 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

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从给优惠到给机会、从引进来到强起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投资落地“快跑道”,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支持政策体系,引导推进全产业链招商,统筹协调招商优惠政策,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采用“一事一议”确定支持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持建设数字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加大对数字产业发展的投入。

第四节 加强政策支持,强化项目带动

建立健全数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体系,加大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研发、招商、税收、创新应用示范、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支持政策。建立完善数字产业项目储备库,以规划推动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大项目对产业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转型的带动作用。重点加强企业孵化、项目引进、物流、电子商务、数字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项目带动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设施。鼓励产业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数字产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技术先进、带动力强、惠及面广的数字产业项目优先予以信贷支持,鼓励数字产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为企业重组并购创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数字人才供给能力。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电子政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